编辑: 旋风 | 2019-07-08 |
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只抓少数,忽视多数;
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
只抓高中,忽视初中. 这样的教育模式被称为应试教育.为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偏科、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良影响,20世纪80年代出台多项改革举措,如198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中建立学生档案的暂行规定》,1990年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这一时期高考考试内容也不断调整,由考查课本上的知识逐渐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在反思应试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抵制应试教育的理想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概念出现,其内涵也逐渐清晰起来.从最初强调其与应试行为不同,将之定位为高考难以测评的 吹拉弹唱 ,到客观正视教育问题、理性思考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20世纪90年代,国家发展对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增;
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更加优质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素质教育被提升至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高度,强调实施素质教育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根据这一要求,高考内容在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转向能力考查的同时,开始探索考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情境化试题不断推陈出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高考各科试卷中;
同时,试题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作答,标准答案变为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打破了答案的唯一性,提高了试题的开放性,拓展了考试内容的改革空间. 随着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演进,素质教育的变化重心逐渐转向了德育.十七大报告提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九大报告更明确地提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考也相应地加强了对德育的考查和引导,包括: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强化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促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将对价值观的认知内化;
增加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增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增强 四个自信 .高考考试内容的调整对基础教育教学产生了迅速而有力的正向作用,教学导向、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智育和德育领域,高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激发的应试行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