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 2019-07-10 |
中国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只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环节,暴露出在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产品上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一切,都告诫我们必须系统地、更加完善地开展公共文化教育. 2.如果地铁站台或者行驶中的地铁列车失火了,大量乘客如何有效疏散?如果12级台风登陆上海,那些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顶得住吗?……这一个个 如果 都是上海某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的科研课题. 上海某报记者报道:最近在全市开展的 我为城市安全献一计 活动引起了研究所专家们的密切关注.一方面,他们为市民居安思危意识的增强和诸多防灾好点子欣喜;
另一方面,专家们很想提醒: 防灾不能只考虑技术手段给城市打造'
金刚罩'
,更得在'
人防'
上多下工夫,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大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城市公共交通若都能配备全程监控,运行的安全系数就更高了 ;
上海越江隧道已经有10多条,针对可能遭遇淹水事故的危险,不妨装上安全阀门,需要时可用来挡水 ;
预防高楼玻璃幕墙掉落,应该对建筑做整体风洞试验 ……这些意在为城市套上一个水火不侵的 金刚罩 的设想,很有道理,提出这些建议的专家中不乏院士.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一座城市不可能为了防范一些小概率的灾害事故,不计代价地增添防灾设施. 该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地下建筑安全与灾害应对的H博士,对地铁渗水和隧道渗水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对一些学者提出为越江隧道增设 挡水阀门 的建议,并不完全认同.他说: 据我了解,国内有个别隧道安装过这样的阀门,但可以想象,常年用不上;
后来有一次搞演习时决定用一下,却发现阀门由于年久失修,机械失灵,根本没法动. H博士想用这个案例说明两个道理:第一,为了小概率事故而砸重金设防,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作用,要不要这么做,应全面考量;
第二,如果装备上了,则怎样保养维护,工作人员能不能熟练操作,都是必须重视的 人防 环节,否则,当有朝一日预想中的特大灾害真的发生, 金刚罩 极有可能派不上用场. 防灾设施,从理论上说总是不足的,因为它们应对的往往是适当程度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事故. 研究火灾防范的C研究员力挺M博士的观点.这位研究员对轨道交通实地考察过多次,他关注的焦点是地铁站和车厢里的消防设施.他注意到,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 当被问道 地铁里有没有专门的消防逃生通道 的问题时,C研究员回答: 上海地铁的逃生通道,其实就是我们平时上上下下的那些楼梯,并没有其他特殊通道. 他说,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减少人员伤亡,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疏散人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演练;
我们现在似乎更看重灭火器数量够不够、是不是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但险情出现时现场肯定乱,工作人员能不能及时顺利地拿到灭火器?会不会熟练使用?这些都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或许有乘客就在灭火器旁边,但又有几个人会用? 老实说,怎么用灭火器,我还真不知道. 说这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研究员Y博士.防灾专家也不会用灭火器?她坦率承认,并随即以此为例指出了城市公众教育的许多薄弱环节. 无论是社区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防灾知识都是从小册子、展板、讲座或者网络上看来的.且不说所知有限,即使认为不少人一无所知,也并不为过.而且就算有人并非一无所知,也未必有用,因为没有转化为能力. Y博士说,汶川大地震、上海 11?15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很多单位都搞过安全演练,可很大程度上是 演戏 .大楼里有消防箱,但如何打开?消防箱里有灭火器,但如何操作?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怎样利用?这些关键的内容,演练过吗?再说,演练一次肯定不行,就算学到点东西,很快便会淡忘,必须定期训练.日本人应付地震有一套,那是在定期、再三的演练中练出来的. 在这些专家看来, 人防 的漏洞和缺陷,远比 技防 不足更可怕. 专门研究风灾防控的Y博士曾多次去浦东陆家嘴,这一地区有几十栋玻璃幕墙大楼,且不止一次发生过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