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9-07-11

有人认为,此字是工匠们一时疏忽,在模具上把字做反了,所谓一铸成千古错.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我们已不得而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是脍炙人口的孟子名言,在孟子的作品中,无处不在体现这样一种气度和风范,南宋理学家程颢曾把这种气度概括为 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孟庙的第三道大门便取意程子之说,名为 泰山气象门 . 孟子逝后至北宋始有祭祀,每年的春秋丁祭是孟庙主要的祭祀活动.按照我国传统,孟庙里举行的每一次祭祀活动,都有严格的程序和礼制.第三进院落东西两侧分别是 祭器库 和 省牲所 ,是存放祭祀时所用祭品和祭器的地方.古代祭祀分太牢和少牢,牛、羊、猪三牲皆备的为太牢,只有羊、猪的是少牢.据《礼记・五制》载: 天下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北宋元丰五年封孟子为 邹国公 ,并配享孔子于孔庙,此后即享用少牢的祭祀,祭品中除二牲外,还有黍、稷、稻、粱及干鲜果脯等. 第三进院落东西两侧还各有一道侧门: 知言门 和 养气门 .孟子的弟子公孙丑曾经问孟子: 敢问夫子恶乎长? 即 请问老师有什么长处呢? 孟子回答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即 我能够判断人们的语言,能够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这两点是孟子对自身修养的高度概括,他认为知言就是 片面的言辞知道其所蒙敝,过头的言辞知道其所陷溺,邪僻的言辞知道其所偏离 ,他还用 拔苗助长 的故事说明浩然之气一定要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 义 和 道 , 心勿忘,勿助长 . 孟庙的建筑到此分为东、中、西三路.游览路线是先请大家进入东路,然后参观中路,由西路返回三进院,出养气门参观孟府. 古人有诗称赞孟庙 古树参天绕旧祠,遍地丰碑满壁诗 ,古树和石碑成为孟庙两大代表性景观.您在这个位置稍站一下,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边是柏树上的一个枯枝,却呈现出 灵蛇出洞 的姿态;

这边是一个树瘤,形似乌龟在爬树;

您再仰头看看这一棵棵笔直的古树,树梢在蓝天的映衬下呈现各种优美的造型,引人遐思;

您还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数九寒冬,一场大雪过后,阳光初照,每一根柏树叶子上都是晶莹剔透的雪花,也许,偶尔的,您身旁的一枝,被大雪压弯了,些许雪花就轻轻飘到了您的脸上、手上……这边是康熙碑亭,我们走近一下,您面前的就是孟庙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块石碑,清代康熙皇帝在公元1687年亲书的《御制孟子庙碑》,碑身高3.16米,宽1.42米.碑额高浮雕苍龙腾云,上篆书 御制孟子庙碑 .碑文高度赞扬了孟子 承先圣,正人心 的功绩,认为战国时期,由于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与发扬, 天下人方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 ,如果没有孟子的 力辟群雄,独树一帜 ,后人也就无法 探尼山之遗绪 ,称赞孟子的功绩为 功迈禹稷,德参孔颜 .碑座名P,又叫霸下,是古代传说中龙王的儿子,因其 性温顺,喜文好负重,力大无比 故常用来驮碑.石雕造型生动,传说当中P恋牧贰⒐晟怼⒂プΑ⑸呶簿蜩蛉缟. 您现在看到的是《孟母断机处》、《孟母三迁祠》、《子思子作中庸处》、《述圣绩像碑》、《述圣子思子赞》,这五块石碑原立于孟庙正北300米处的孟母断机堂、中庸书院及子思祠内.1945年,三处古迹毁于战火,幸存石碑1972年被移入孟庙保存.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所传诵.孟子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织布维持生计,过着贫困的生活.童年时代的孟子,并不十分喜欢学习,动不动就跑到附近的坟地里去,模仿大人跪着哭死人,有时挣些腊肉和小伙伴分着吃.贤慈有德的孟母非常注重家教,为改变孟子贪玩的陋习,便决定挑选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良好环境,于是把家搬到临近街市的地方.街市上人来人往,孟子常常跟随商人在集市上玩耍,也不是理想的居家之所.孟母忧心之余也看出孩子喜欢模仿,接近什么人,就学什么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