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 2019-07-11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本章重点之一)
一、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 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 认为经济生活中之所以产生一般性的物价上涨,其直接原因来自于货币因素即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了总需求膨胀. 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要视经济是否已达到充分就业.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当资源已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增加时,总需求的增加对供给已失去刺激作用,会导致通货膨胀. 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供给或成本推进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一是工资成本推进,二是利润推进. 3. 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引起. 过度需求:需求拉上→物价上涨→工资提高→成本推进 工资提高:成本推进→需求扩张→需求拉上 4. 结构因素变动通货膨胀理论:结构失衡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经济的不同部门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不同的,而货币工资的增长率却是相同的.其基本特征是强调结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如: 小国开放型: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 部门差异型:产业部门与服务部门 需求转移型:需求增加部门与需求减少部门、 二元结构型: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
二、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上述通货膨胀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三、案例分析 《近几年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分析》 讨论或思考: 2003年以来,我国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无论是否,请详细说明原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本章重点之二) 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 1. 通货膨胀促进论 1) 凯恩斯的 半通货膨胀 论 在充分就业点达到之前,增加货币量既提高了单位成本,又增加了产量.原因:一是由于劳动力的闲置,工资成本的增加小于有效需求的增加幅度;
二是存在剩余资源,增加有效需求会带动产量――供给的增加.因此,此时的货币量的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 2) 新古典综合派的促进论 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实现就业和经济的增长.一是政府可利用膨胀性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增加资本的形成,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小于政府新增投资额,仍会增加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二是由于名义工资增加滞后与价格变动,资产者盈利率提高,私人投资会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收入在工资和利润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4) 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即政府获得通账税,政府可用来增加投资,降低资本-产出系数:G=SMC;
改变投资结构;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等) 2. 通货膨胀的促退论 1) 通货膨胀降低储蓄 2) 通货膨胀减少投资:投资风险加大,投机反而有利可图;
价格扭曲,破坏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
折旧的提取大大低于实际水平,一部分成本变为利润,虚增利润又被多征税. 3) 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公平(收入再分配):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 ,债权与债务,政府与纳税人,雇主与雇工,固定收入者 4) 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汇率的变动滞后于物价上涨,本币被高估,从而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二是储蓄向国外转移,黄金、外汇外流. 5) 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