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 2019-07-13 |
六、推荐程序和时间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采取 线下推荐+线上申报 的方式进行. 各高校及教指委于2015年11月30日前将《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见附件2)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Excel电子版各1份发至电子
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人:项雁,
电话:0571C88008980. 12月1日至15日,各校及教指委组织被推荐教师登录网络平台(
网址:http://www.zjerc.cn)实名注册并完成在线申报和5讲有代表性的视频资源上传(在线申报工作联系人:罗松,
电话:0571C89913021,17757170528,
邮箱:[email protected]). 12月下旬,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推荐的课程进行在线评审,公布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2016年1月,入选课程进入课程共享平台试用.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课程主讲团队依托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在教学实施阶段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及资源.平台将记录学习者学习信息,作为课程阶段性评价重要依据. 附件:1.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2.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3.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汇总表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11月17日 附件1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 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 5. 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正式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对外校开放.课程团队应负责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形成一支教学、辅导、设计和技术支持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 6. 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