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 2019-07-14 |
原诗如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如何理解这首诗?让我们先从作者说起.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
(一)、《水调歌头》
(一)、《南乡子》、《忆秦娥》
(二)等.其中以《菩萨蛮》
(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接下来我们再看题目.这首诗的题目为 次韵雪后书事 . 次韵 ,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使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和诗是朋友之间用诗相互酬答的一种方式.这种朋友之间的相互酬答,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身在异处通过书信的形式来进行的.根据诗中的 折寄遥怜 、 相思 、 独自回 等词可知,这首诗显然属于后者. 书事 中的 书 是书写、记录的意思, 书事 就是记事,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诗歌所记何事? 我们再看看诗歌本身. 诗歌开首就用一个直接表达感情的词 惆怅 ,不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且获总领全篇之效.此词的作用虽然易解,但我们要思考的是,谁人 惆怅 ,为何 惆怅 .谁在 惆怅 呢?首句说 惆怅江头几树梅 ,莫非梅在惆怅?根据颔联,前时虽曾大雪压梅,然梅已在昨夜雪后绽放枝头,当无惆怅之理由.既然不是梅在惆怅,惆怅的就只能是诗人自己.诗人开篇就说自己 惆怅 ,可见其 惆怅 之浓之深.诗人作诗,当蓄积的感情于提笔之际浓烈得难以化解时,便无暇慢条斯理的运用所谓的技巧表达之,而常常在诗歌的开头直接予以发泄,若李白之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难》),即为此类.然则,诗人为何惆怅?是因为江头只有几树梅,为梅之少而惆怅吗?恐亦不是.为何?因为梅虽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物,但其诗中的梅多以株,甚至以枝论,若 墙角数枝梅 之类,然未见有诗人因此而惆怅者.因此,朱熹之惆怅当非为梅而为其内心本有之情绪.既然诗人非为梅惆怅,为何要以 江头几树梅 紧承其后?因为诗人要借江头的这几树梅来纾解心中之惆怅. 诗歌第二句云, 杖藜行绕去还来 . 杖藜 者,拐杖也.此句写诗人之行为.诗人手扶拐杖绕行于梅下,去而复来,何也?乃因诗人爱梅,不忍离去耶?此种可能虽不能排除,然结合首句与第三四联看,似理解为诗人因惆怅极深,徘徊难去,更为妥当. 颔联忆寻梅之经历. 前时雪压无寻处 ,似为诗人惆怅之因.然昨夜雪停,梅已于月下绽放,因雪无处寻梅的惆怅当烟消云散,何以今日仍惆怅难抑?此句再次表明,诗人的惆怅非为梅也.整联写诗人寻梅之经历,却以 雪压 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从反面衬托梅冒寒绽放的坚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