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14 |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1
第三章 排水防涝规划标准
3
第四章 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3
第五章 雨水工程规划
4
第六章 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5
第七章 近期建设规划
7
第八章 规划管理及实施保障措施
8
第九章 附则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促进松滋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结合松滋市雨水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松滋市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依据《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结合松滋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三条 本规划文本及其规划图册、规划说明书,适用于规划区内各项排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凡在规划区内的各项排水(雨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均应符合本规划文本及图册. 第四条 规划名称及范围 (1)规划名称 《松滋市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6-2030)》 (2)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范围一致,总面积约37.37 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北至金松大道、德胜鱼塘、民众路,南至楚城大道,东至民和路,西至望月路.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第六条 国家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第七条 相关规划和技术实施文件 (1)《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建城[2013]98号) (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2014]275号) (3)《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湖北省治涝规划报告》―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2012) (5)《荆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荆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 (6)《松滋市2011年度防洪预案》―松滋市水利局(2011) (7)《松滋市城区道路专项规划》(2016―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松滋市城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3―2020)――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松滋市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16―2030)――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八条 相关标准、规范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版(4)《防洪标准》(GB 50201-2014) (5)《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7)《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9)《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1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第九条 其它资料 (1)松滋市城区1:1000地形图、1:10000地形图、城区管线普查图 (2)松滋市水利局、气象局、 新江口水文站、松滋市城乡规划局、松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十条 规划原则 (1)以《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为依据,结合城市排水现状和城市未来发展,通过深化、完善规划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可以就近、便捷排入受纳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