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15
附件: 十二五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一、形势――挑战与机遇

(一)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的《京都议定书》,到2010年的《坎昆协议》,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约280ppm(百万分之一体积比)增加到2010年的389.8ppm.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1~6.4℃,海平面将上升0.2~0.6米.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以上科学认识已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制定气候政策和处理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对当今人类社会构成了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采取积极的减缓和适应行动,这些行动不仅是人类规避气候变化灾难性影响的举措,而且提出了如何实现低碳发展的问题,将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深远的影响.

(二)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 气候变化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近百年来我国气候也经历了变暖过程,气候变化已经给我国地表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深刻的影响,并影响到社会经济系统.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过去3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迅速,目前的年排放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尽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1993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2007年成立了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

同年,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历史机遇.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许多领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增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坚持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节能减排,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 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规则的制定等,无不需要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撑.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气候变化综合研究计划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实用技术研发. 作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发起国和世界上较早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的国家之一,我国努力实现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进相关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应对气候变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