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9-07-15

一、二年级就开始分流定位,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发展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学习,鉴于此种情况,关于初、高中数学教与学衔接问题在国外很少研究,成功的范例及突破性成果不多. 国内针对旧教材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例如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先生的成果,但属于特例,没有全面推广甚至没有在其所在学校进行推广.四川省凉山州西昌铁路中学作为州、市、校三级共管课题,1998年立项2002年结题.经验在本地区推广,效果较好. 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衔接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教材刚开始用,因此,只少部分学校有开始研究,但都属于起步与实验阶段.在此期间,各种报刊都发表了相关的一些文章,但都没有作出更全面的阐述,随着教育硕士招生工作的展开,有很多教育硕士都将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作为毕业课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比如:江西师范大学李芳的《高初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大陈燕的《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熊芹的《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等等在很多方面都作了很好的阐述,下面的阐述中,除了上述论文中提及的部分情况外,在教学与实践中试图再有所突破. 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 2.1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调查 2.1.1新生思维方式的调查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积累性的,也就是说,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里已有知识经验(既包括学习高中数学的预备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对于教师或教科书所呈现的信息的理解程度与学习方式.通过中考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一般已具备了必需的知识基础,因此,影响学生接受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的思维方式及其学习习惯.对于数学思维方式的调查,我们采取了个案分析的方式,2006年10月我们在2006级入学新生中随机抽两个班共117名学生,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调查(谈话式).? 问题一: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 答案一:去掉一个角后还有三个角,有31名学生不假思索地得出此答案,"4-1=3嘛!"占调查总数的26.5%. 答案二:去掉一个角后还有五个角,有64名学生稍作思考后得出此答案,"去掉一个角后又产生了另外两个'新'的角,占调查总数的54.7%. 答案三:去掉一个角后可能还有三个角,也可能还有五个角,这要看怎样去这个角:若沿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去掉这个角,则只有三个角;

若不沿对角线去掉角,则还有五个角.有22名学生得出此答案,占调查总数的18.8%. 问题二: 关于sinα与cosα的大小比较 学生给出答案:α为锐角, sinα与cosα的大小不定.例如: 取α=30°,则sinαcosα. 教师更进一步引导:请大家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得到sinα> cosα? 学生思考片刻后答:如果45°cosα.(有极少数学生提到函数的思想,大概5人左右,占4.27%.) 教师问:如果要驳倒一个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而要证明一个命题普遍成立,用一个特殊例子行吗?现在证这个命题:已知45°0.8,高 兴趣度值在0.67--0.8之间, 良好 兴趣度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