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 2019-07-15 |
1 - 1.
1编制目的 -
1 - 1.2编制依据 -
1 - 1.3 适用范围 -
1 - 1.4 工作原则 -
2 -
2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
2 - 2.1自然地理 -
2 - 2.2地质灾害概况 -
3 - 3指挥体系构成与职责 -
4 - 3.1市指挥部 -
4 - 3.1.1组成与职责 -
4 - 3.1.2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
5 - 3.1.3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基本职责 -
6 - 3.1.4应急专家组组成及职责 -
12 - 3.1.5应急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
13 - 3.2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 -
17 - 4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等级划分 -
18 - 4.1.1 险情等级 -
18 - 4.1.2灾情等级 -
19 - 5预防与预警机制 -
19 - 5.1监测预防 -
19 - 5.1.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19 - 5.1.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
20 - 5.1.3 明白卡 发放 -
20 - 5.1.4群测群防监测系统 -
21 - 5.1.5接警与处警 -
24 - 5.2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
24 - 5.2.1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制作 -
24 - 5.2.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与标准 -
25 - 5.2.3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理 -
25 - 5.2.4专业监测与预报 -
26 - 5.3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响应 -
26 - 5.3.1 I级预警响应 -
26 - 5.3.2II级预警响应 -
27 - 5.3.3 Ⅲ级预警响应 -
27 - 5.3.4 Ⅳ级预警响应 -
27 - 6.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
28 - 6.1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速报 -
28 - 6.1.1速报时限要求 -
28 - 6.1.2速报内容 -
28 - 6.2应急抢险救灾准备 -
29 - 6.2.1救灾队伍准备 -
31 - 6.2.2救灾资金准备 -
31 - 6.2.3救灾物资准备 -
32 - 6.2.4救灾车辆准备 -
33 - 6.3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
33 - 6.3.1Ⅰ级响应 -
33 - 6.3.2Ⅱ级响应 -
34 - 6.3.3Ⅲ级响应 -
34 - 6.3.4Ⅳ级响应 -
34 - 6.4地质灾害应急抢险 -
34 - 6.4.1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 -
34 - 6.4.2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抢险 -
34 - 6.4.3部门应急工作内容与任务 -
34 - 6.4.4救灾行动 -
34 - 6.5应急处置重点 -
34 - 6.5.1抢险救人 -
34 - 6.5.2安置群众 -
34 - 6.5.3抢通保通 -
34 - 6.5.4卫生防疫 -
34 - 6.5.5防治次生灾害 -
34 - 6.5.6维护灾区稳定 -
34 - 6.5.7应急响应中止 -
34 - 6.6善后及新闻报道 -
34 - 6.6.1善后处置 -
34 - 6.6.2社会救助 -
34 - 6.6.3保险理赔 -
34 - 6.6.4调查报告 -
34 - 6.6.5情况通报 -
34 - 6.6.6新闻报道 -
34 - 7.应急保障 -
34 - 7.1应急平台保障 -
34 - 7.2通信与信息保障 -
34 - 7.3应急队伍保障 -
34 - 7.4应急资金保障 -
34 - 7.5应急技术保障 -
34 - 7.6应急物资保障 -
34 - 7.7制度保障 -
34 - 7.8宣传培训 -
34 - 7.9监督检查 -
34 - 8应急预案管理与更新 -
34 - 8.1预案管理 -
34 - 8.2预案演练 -
34 - 8.3预案修订 -
34 - 9责任与奖惩 -
34 - 9.1表彰和奖励 -
34 - 9.2责任追究 -
34 -
10 附则 -
34 - 10.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
34 - 10.2预案解释部门 -
34 - 10.3预案的实施 -
34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12]53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编制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梧州市人民政府应对处置本市范围内,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与本预案衔接.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为核心,以加强防灾减灾为重点,立足于有效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密切协作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与驻军、武警部队的沟通联络,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力合作.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按地质灾害级别,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