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9-07-15 |
2 术语 2.0.1 植物园 botanical garden 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内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教育,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2.0.2 综合性植物园 comprehensive botanical garden 植物种类丰富,功能全面,集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休闲游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于一体的植物园. 2.0.3 专类植物园 specified botanical garden 主要从事专项搜集(如特定属、种、经济用途、观赏特性、植物生态区等)的植物园. 2.0.4 植物区系 flora 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0.5 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任何地段内,具有相同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且相对稳定、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组合. 2.0.6 系统分类区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按照植物进化和分类系统排列布局的植物展示区. 2.0.7专类园specified plant garden 植物园中具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有相同特质类型(种类、科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利用价值等)的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搜集、展示、观赏为主的植物主题园. 2.0.8自然保育区 nature conservation distribution 对植物园范围内有当地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野生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地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复育的区域. 2.0.9 展览温室 exhibition greenhouse 由人工控制各种环境因子、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室内游赏空间. 2.0.10 配备温室supporting greenhouse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繁殖、引种驯化而设置的,由人工控制各种环境因子的室内空间. 2.0.11 试验生产苗圃 plant propagation and experimental nursery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繁殖而设置的培育苗木的基地. 2.0.12 检疫苗圃 quarantine nursery 为预防病虫害输入、传出和传播,对引进的植物进行隔离检查和卫生处理的苗木基地. 2.0.13 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2.0.14 就地保护 in-situ conservation 为了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0.15 迁地保护 ex-situ conservation offsite conservations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2.0.16 植物标本 plant specimen 将新鲜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保存起来的实物样品. 2.0.17 标本树 specimen tree 展示植物自然生长的基本形态,符合生物学特性的活的标本植物.
3 基本规定 3.1 定位与设计原则 3.1.1 新建植物园应结合世界和中国的植物园网络体系进行定位,重点收集本植物区系内代表性种,展示区系植物特色. 3.1.2 植物园应跟据性质与分类的不同,合理安排功能布局,确定科研及科普设施的规模,确定植物搜集的范围和名录. 3.1.3 植物园设计应满足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要求. 3.1.4 植物园设计应体现生态的原则,突出地域特色和植物景观特色. 3.1.5 植物园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近远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3.2选址 3.2.1 植物园选址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3.2.2 植物园选址应与周边公共交通体系衔接,交通便利. 3.2.3 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的供应应有充分保障. 3.2.4 植物园选址应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良好. 3.2.5 植物园宜选择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基址,适宜创造多种小气候. 3.2.6 平地宜占拟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0%以上. 3.2.7 土壤土质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无病虫害. 3.2.8 反映当地植物区系的原有自然植被典型群落面积不宜大于总用地面积的30%. 3.2.9 植物园选址应避开洪涝、滑坡、崩塌、岩堆等地质条件不良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的区域. 3.3规模与用地比例 3.3.1 植物园建设规模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植物园建设规模 类别 陆地面积(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