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 2019-07-18 |
疑功从予,信也 ,即疑罪从无是仁政的司法要求.汉儒刘向在《新序・杂事第四》中曾经记载一个寓言,据说魏国有疑罪,一半的司法人员主张应该做有罪推定,魏王便请教大商人陶朱公.经陶朱公启发,魏王意识到应该 狱疑则从去 ,于是 梁(魏)国大悦 ,确定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因而获得民众的拥护. 这些汉儒疑罪从无、从轻的司法思想,对汉代的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宣帝时廷尉于定国,学习儒家《春秋》,接受了儒的价值观,所以 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 .这位司法官员虽然没有实践疑罪从无,但却践行疑罪从轻,比起秦法的有罪推定传统来说,是一种明显的改善. 相比于秦朝的有罪推定,儒学的疑罪从轻、疑罪从无思想都是更合理的.当然,从轻和从无二者之间又有高下之分.明代人梅鹫在《尚书考异》中就指出, 罪疑惟轻,贤人以下.忠厚之事,圣人似不止此 ,意思是罪疑从轻原则,只是一般儒者就能主张的水平,而疑罪从无,才是真正圣人的司法思想.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9.2.28) 7.对关于 先秦司法精神 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子路》中的 赦小过 、上博楚简《仲弓》中的 赦过与辜 及《周礼・秋官司寇・司刺》对 幼弱、老耄与蠢愚 的赦免主张,均是对传统司法制度的主流重视审慎的证明. B.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所引《夏书》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内容可以推测,最迟在夏代,中国司法制度,就包涵 疑罪从无或疑罪从轻 的精神,也就是宁纵毋枉. C. 周人的《尚书・吕刑》中有 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 的说法,这表明当时非常重视司法的审慎,对司法中的疑罪,采取赦免从无原则. D.汉代孔安国认为,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原则.根据《尚书・吕刑》的记载,当时对惩罚有疑点的,会改为较轻的处罚,而对刑狱有疑点的,会完全赦免.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人在东郡的陨石上刻了诅咒秦始皇的文字,秦始皇便将陨石旁边所有的居民都杀害了,这是秦朝的司法制度中有罪推定的典型案例. B.《奏谳书》中记载了一个叫 讲 的人,被怀疑偷牛,最终屈打成招,惨遭冤狱.秦朝的这种严酷司法,最终导致社会动乱,路上一半的人都被判定犯罪,漫山遍野都是为非作歹的强盗. C.汉儒继承了先秦主流的司法思想.汉代儒书《孔子家语・刑政》与先秦的《礼记・王制》都主张疑罪从无,都认为有疑点的案子要拿出来众人讨论,如果大家都认为存疑,便作赦免处理. D.汉儒疑罪从无、从轻的司法思想,对汉代的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汉书・于定国传》记载廷尉于定国,学习儒家《春秋》,接受了儒的价值观,他践行疑罪从轻,比起秦法的有罪推定传统来说,是一种明显的改善. 9.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认为儒家的疑罪从轻、疑罪从无的思想比秦朝的有罪推定更加合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共20分) 玉娇,玉娇 阎连科 大姐在镇上出了一点节外生枝的事. 本来是和对象一道去衣裳贩子家回绝婚事的,可大姐生怕那五百块钱贩子要回去,一路上又没想好回绝婚事,又不退钱的好主意,到一道街口时,不好往贩子家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