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9-07-29 |
(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2分)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浓盐酸挥发 B.活性炭作虑毒剂 C.蒸汽锅炉受热过度爆炸 D.节日燃放烟花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金属与酸反应 D. 加热液体 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液态氨气 C.生理盐水 D.天然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铝做成门窗 5.已知铯133原子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78,那么这种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5 B.78 C.133 D.188 6.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8.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9.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原子 B.①③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10.现有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a、c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 C.t1℃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3℃的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 时,a物质析出最多,无c物质析出 11.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12.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 定影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 D.+6 13.被誉为中国 新四大发明 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关于复方蒿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 C.属于化合物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 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氢气 氯化氢 先 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C 锌粉 铁粉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与事实相符的是( ) A.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B.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Fe+2AgCl=FeCl2+Ag C.验证气体为C02气体:CO2+2NaOH=Na2CO3+H2O D.用胃舒乳【Mg(OH)2】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16.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下列关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起到补充蛋白质的作用;
②补充碘、铁、镁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④摄人食盐中的氯离子可以在胃液中起到促生盐酸,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 17.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氮原子_3个水分子_硫离子_铜_ 18.汉源人好客全国知晓,每逢客人到来,先沏茶倒水,茶叶的主要成分是C22H18O11 (1) 闻香识茶 利用了分子_的性质. (2)泡茶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通常可用_来鉴定软水和硬水. (3)茶叶有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 19.有下列材料:钢筋混凝土、聚乙烯、水泥、铝合金.其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 2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后的物质有_种(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 21.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 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_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_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_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2.20℃时,分别向盛有10mL水的再去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图象. (1)20℃时,选填 A 或 B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选填 a 或 b ),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 23.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 (1)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填序号)不足而引起的. ①维生素 ②油脂 ③蛋白质 (2) **糕点 主要营养成分如表所示.请根据表回答. ①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没有列出的一类营养素是_ ②正常情况下,人每日摄入的油脂不超过60g,由此计算,每日食用该糕点最多不应超过_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计7分) 2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_ (2)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_ 【实验设计】 (3)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4)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5)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方案二:
四、计算题(计8分) 25.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015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2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浓盐酸挥发 B.活性炭作虑毒剂 C.蒸汽锅炉受热过度爆炸 D.节日燃放烟花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活性炭作虑毒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蒸汽锅炉受热过度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金属与酸反应 D. 加热液体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
且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液态氨气 C.生理盐水 D.天然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液态氨气是由氨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铝做成门窗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特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铝做成门窗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可塑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5.已知铯133原子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78,那么这种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5 B.78 C.133 D.188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铯133原子的质子数为55,故这种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不同种的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解答】解:A、该反应由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但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化合反应 多变一 的特点,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故A不正确;
B、反应前后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
故B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不同,说明反应中分子进行了再分,而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时反应才发生. 【解答】解:A、锌是单质,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互交换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则不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反应类型的判断及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学生应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判断,熟练应用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分析反应类型. 8.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压轴实验题. 【分析】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显中性,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
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时,溶液的pH逐渐升高到7,说明加入的物质显碱性;
继续加入X达到一定量时,溶液的pH才升高,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氯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显中性. 【解答】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但是不能达到7,也就是说加入水稀释时溶液仍然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石灰水时溶液的pH升高,不会出现平行于X轴的线段.故选项错误;
C、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