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 2019-10-18 |
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9人、讲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人、1人博士在读、硕士学位11人.另有作为学科带头人的1名千人和1名博导及6名博士即将加盟.拥有 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教学团队、 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 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2名教师获滁州学院 双能型 教师称号. 本学科点位于会峰校区化工楼,另有处于建设中的化工实训楼.拥有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JSM-6510LV),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GC-
2014、科创GC
900、科创GC
9800、灵华GC9890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毛细管电泳仪(Agilent G1600A),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Gemini V2380),同步热分析仪(SDT-Q6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
130、PF6-2),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VARIAN Cary 1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热电Thermo -iCAP6000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OmniRS-532拉曼光谱测量系统,SAC-PL01稳态光致发光光谱仪,电池专用手套箱,NS-4002多功能精密传感器分析测试仪,MicroNano D 5A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等2200万元的仪器设备. 近五年来,累计承担各类基金课题40余项,与企业签订 产学研 课题42项.其中,主持三类项目7项(自然科学6项、教学研项目1项),主持四类课题24项(自然科学19项、教学研究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与安徽金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 乙基麦芽酚工艺改进技术 获10万元初期转让费支持,为企业年均创经济效益2351.8万元;
与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的 PVC超分子插层无毒热稳定剂 为企业创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44篇,其中第一作者或独撰一类论文42篇、二类31篇、三类68篇.获取国家发明专利2项,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各1项,安徽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精品课程4门. 本学科点有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两个本科专业和 应化化学 专业一个专业方向.其中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为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目前已招生七届,学科方向为盐化工(高分子材料加工)、精细化工与清洁能源化工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滁州 家电制造业、盐化工、硅玻璃(水泥)、新材料(能源) 等支柱产业对材料、化工方面的人才需求,已全面从2007-2013级的 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调整为对滁州乃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的 盐化工、精细化工及能源化工 . 本学科点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获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15项,学生发表第一作者论文9篇,其中一类论文4篇,参与发表学术论文48人次19篇.累计毕业本科生315人,考取研究生72人,考研录取率为23%;
连续三年就业率超过98%.在2012级应用化学专业所有本科生实行全程导师制.获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批校 主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15项.与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金禾化工班 . 滁州市是安徽的东大门,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石英矿远景储量达15亿吨,岩盐探明储量达12亿吨以上,凹凸棒粘土远景储量可达1亿吨,石膏探明储量3亿多吨,绢云母远景储量超亿吨.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13家,年产值221亿元,就业人员4.55万元.与盐化工、精细化工相关的产业是滁州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 十二五 期间,滁州市重点打造若干个化工产业群,以定远依托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和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延伸上下产业链条,辐射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的千亿级盐化工产业,建成华东地区规模效益领先的盐化工产业群;
以深度开发石英砂资源打造的千亿级硅(硅)产业,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和产业链最完整的硅(玻璃)产业群;
全椒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群未来五年年产值将达500亿元以上;
以安徽中联能源有限公司为主的来安的新型石油化工产业群将实现销售额130亿以上.滁州市涉及盐化工、精细化工的产业群在 十二五 的产值将达1580亿元. 本学科点为适应滁州市对盐化工、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研发和清洁能源材料的需求迫切,与相关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对接活动.2013年与定远县政府签订定远盐化工产学研合作协议,就企业员工培训、产品测试、盐化工产品研发等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定远县盐化工编写的《定远盐化-干部职工读本》已经送达干部职工手中,共建定远盐化工研究院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2. 建设目标 依据学校 十二五 发展规划要求,在总结 十一五 期间发展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发展现况,围绕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结合定远盐化工行业发展,抢抓发展机遇,重点把握发展方向.以提高质量为统领,走向应用为主题,制定化学工程学科发展规划. (1)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办学目标和化学工程学科专业特点,以应用研究为先导,主动与定远盐化工、全椒南大光电新材料及滁州市其它重点化工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革新等方面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力争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发展,开展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在盐化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化工等领域,形成特色发展方向.争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签订横向合作课题3-4项,实现倒账经费600万元;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C4项;
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
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项目1-2项.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能支撑化学工程学科与专业发展,结构合理、职称与学历结构优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定远盐化工、全椒南大光电新材料及其它化工企业技术需求,培育选拔学科带头人,打造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大力引进1-2名在国内化学工程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大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力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人数达到70%以上.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好师资引进和培训工作,开展外聘兼职教师工作.师资队伍规模达到50人左右. (3)人才培养目标 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力争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面向滁州地方化工产业的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具备主动学习和自主更新知识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定远盐化企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开展工业分析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努力与定远盐化工进行合作建立盐化工研究院,争取建立省级盐化重点实验室,争取培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打造一系列科技成果,以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发展规划 以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学校 十二五 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学科专业建设 落实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重点提高化学工程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突出学科特色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突出应用型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根据盐化工等地方产业需求,邀请企业相关人士,共同研讨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科建设中产生的一批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引入教学,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整合学术力量,凝练出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精细化学品开发与应用、清洁能源化工及其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四个研究方向,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遴选出一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革新等方面的研究课题,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与定远盐化工签订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定远盐化工研究院,联合申报省级实验室.重视盐化工产业的重大技术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2)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确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①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而造就高水平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之重.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贯彻稳定、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重点做好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工作,重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引进2C3名国内知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
重点支持2C3个创新团队建设,造就3C5名在国内学术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引进盐化工、清洁能源等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造就高层次领军人才,确保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长足后劲,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② 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博士化、工程师化 工程 按照学科及专业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继续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中科院、
211 院校的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以滁州学院C安徽华塑盐(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省级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挂职锻炼或实习指导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教师工程应用能力的实践和培训工作.同时,以校外实践基地和滁州市科技新材料研究会为桥梁,促进与企业,尤其是与定远盐化工企业的紧密接触和合作,借助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教师100%参加工程应用实践培训,普遍参与应用研究,重点提高几项关键性工程实践能力.项目建设期满,专任骨干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7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 ③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其教学、科研能力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所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要纳入培养方案,通过挂职锻炼、担任班主任、教学基本功训练工程和社会实践、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申报青年科研基金等一系列途径促进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打造一支应用技术能力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 双能型 的青年教师队伍,使其成为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其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 (3) 科研工作和学术成果 积极推进博士、教授下企业活动,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大力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及清洁能源科学研究为切入点,积极寻找与相关产业基地发展的结合点,努力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途径.以滁州学院C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盐化工研究院 和滁州学院C全椒南大光电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