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10-29
第十四章:土壤退化与防治 本章结构简介

第一节? 土壤退化概述

一、土壤(地)的退化概念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

四、土壤(地)退化的后 果

第二节 土壤侵蚀及防治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

二、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目标

三、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四、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危害

五、土壤侵蚀的防治

第三节 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一、土壤沙化的基本概念

二、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

三、影响土壤沙化的因素

四、土壤沙化的危害

五、土壤沙化的防治途径

第四节 土壤盐渍化及其防治

一、盐渍化的危害

二、土壤盐渍化的形成条件?

三、土壤盐渍化的类型

四、盐碱土的水盐运动规律 ?

五、土壤盐碱化程度分级指标 ?

六、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

第五节 土壤潜育化及其防治

一、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的概念

二、次生潜育化稻田的形成原因

三、潜育化和次生育化土壤的障碍因素 ?

四、改良和治理 ?

第六节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概述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七节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

二、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随着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之间矛盾的尖锐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质量退化日趋严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

就我国而言,土壤退化严重.据统计,因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因此,充分认识土壤退化的类型、发展规律和后果,通过土壤质量对土壤退化做出全面评价,以寻求控制或防治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质量的对策,对于保持农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分为七节.

第一节是土壤退化概述,主要介绍土壤(地)退化的概念、土壤退化的类型、基本态势和土壤(地)退化的后果;

第二节是土壤侵蚀,主要介绍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及其指标、影响因素、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土壤侵蚀的防治;

第三节是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主要介绍土壤沙化的基本概念、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影响土壤沙化的因素、土壤沙化的危害、土壤沙化的防治途径;

第四节是土壤盐渍化,主要介绍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形成条件、类型、水盐运动规律、土壤盐碱化程度分级指标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第五节是土壤潜育化及其防治,主要介绍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的概念、次生潜育化稻田的形成原因、潜育化和次生育化土壤的障碍因素、改良和治理;

第六节是土壤污染与防治,主要介绍土壤污染概述和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七节是土壤质量与评价,主要介绍土壤质量的概念、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土壤退化概述

一、土壤(地)退化的概念 土壤退化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土壤学家的关注,但土壤(地)退化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叙述.现在一般认为,土壤(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为了正确理解土壤(地)退化的概念,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①土壤(地)退化的原因:土壤退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引起其退化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包括破坏性自然灾害和异常的成土因素(如气候、母质、地形等),它是引起土壤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基础原因.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和谐即人为因素是加剧土壤(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人为活动不仅仅直接导致天然土地的被占用等,更危险的是人类盲目的开发利用土、水、气、生物等农业资源(如砍伐森林、过渡放牧、不合理农业耕作等),造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例如人为因素引起的 温室效应 ,导致气候变暖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变化,必将造成严重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的短缺也促进土壤退化.②土壤退化的本质:就是土壤(地)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土壤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随着土壤退化的不断加剧,土壤(地)数量逐渐减少.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潜在危险较大的是土壤质量的降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改良和培肥土壤,保持 地力常新 ,提高土壤质量,是一项具有战略地位的重要工作.由此可见,土壤退化和土壤质量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自然规律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开发、兴修水利、合理耕作、培肥土壤,以防止土壤质量的退化.③防治土壤退化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耕地土壤:因为耕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最珍贵的土壤(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技术措施的基础.耕地土壤退化虽然受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高强度的利用、不合理的种植、耕作、施肥等活动,是导致耕地土壤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变劣、再生能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土壤退化,首先要切实保护好对农业生产有着特殊重要性的耕地土壤. 在讨论土地退化或土壤退化时,两者常常混为一谈.许多情形下,把土壤退化简单地作为土地退化来讨论,反之亦然.应该看到,土地是土壤和环境的自然综合体,它更多地强调土地属性,如地表形态(山地,丘陵等)、植被覆盖(林地,草地,荒漠等)、水文(河流.湖沼等)和土壤.而土壤是土地的主要自然属性,是土地中与植物生长密不可分的那部分自然条件.对于农业来说,土壤无疑是土地的核心.因此,土地退化应该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集中的表现,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且具有生态环境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土壤退化即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这就是说,土壤退化现象仍然服从于成土因素理论.考察土壤退化一方面要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要关注人类活动的干扰.土壤退化的标志是对农业而言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及对环境来说的土壤质量的下降.研究土壤退化不但要注意量的变化(即土壤面积的变化),而且更要注意质的变化(肥力与质量问题).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土壤(地)退化虽自古有之,但土壤(地)退化的科学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联合国粮农组织1971年才编写了《土壤退化》一书,我国80年代才开始研究土壤(地)退化分类.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土壤(地)退化分类体系,仅有一些研究结果,现列举有代表性的二种分述如下.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采用的土壤退化分类体系 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土壤退化》一书中,将土壤遏化分为十大类:即侵蚀、盐碱、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农药、放射性、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此外,后来又补充了旱涝障碍、土壤养分亏缺和耕地非农业占用三类.

(二)我国对土壤退化的分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借鉴了国外的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采用了二级分类.一级将我国土壤退化分为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和耕地的非农业占用等六大类,在这6级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二级分类,见下表. 表1 中国土壤(地)退化二级分类体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级 二级 A 土壤侵蚀 A1 水蚀 A2 冻融侵蚀 A3 重力侵蚀 B 土壤沙化 B1 悬移风蚀 B2 推移风蚀 C 土壤盐化 C1 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C2 碱化 D 土壤污染 D1 无机物(包括重金属和盐碱类)污染 D2 农药污染 D3 有机废物(工业及生物废弃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毒物)污染 D4 化学肥料污染 D5 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 D6 放射性物质污染 D7 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 E 土壤性质恶化 E1 土壤板结 E2 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 E3 土壤酸化 E4 土壤养分亏缺 F 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 ?

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 (1)我国土壤(地)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我国人均土壤资源占有率低 我国国土面积达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约123万km2,约占国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