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3-04-04 |
1984 年正式成为上影厂的演员后,王诗槐 有机会充分接触上海人.1949 年前就在上海拍 戏的演员刘琼,随身带三种烟.抽烟时的姿势 和缓缓吐烟时的派头,犹如电影场景.刘琼还 懂衣服料子,进了裁缝店,用手在陈列的外套 上一捻,就能说出毛料产地.这些上海人随意 展示的生活细节,足够教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 人瞠目结舌了. 但更令王诗槐印象深刻的,是 上海老演员们在业务上的讲究. 上海城市精神里,那些曾被打压的精致部 分,又慢慢恢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一度,为了让家人跟上时代节奏,朱大建 身为普通工人的父亲刻意把自家位于西藏中 路厦门路的衍庆里的三层阁置换到了甘泉新 村.但在上世纪
60 年代,父亲却与工人新村里 尚武的邻人不能共处.朱大建也几乎成为一个 打架滋事、时常挂彩回家的青年.为避免是非,
1967 年,全家从甘泉新村搬到昌化路小菜场附 近的本地农民房居住.不久朱大建和哥哥相继 插队离沪.1977 年, 朱大建在江西生产建设兵 团农场参加高考, 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回上 海.成年后,他成为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成为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上海作协理事、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他写过很多怀旧的文章,他一直在 上海,但却没有回过童年的甘泉新村.
1970 年,从上海中学毕业后,诸大建和同 龄人一样,下乡插队.他到了籍贯所在的浙江 余姚,经历招工、读书、任教等又辗转到青海、 长沙等地, 整整
16 年, 每次只要有机会回上 海,他必定是要到老上海最核心的城隍庙周边 转一圈.当时庙关门了,许多商铺也不再营业, 小时候见惯的艺人消失了. 但饮食店还在,诸 大建坐下来吃一碗宁波汤圆,或者点一客南翔 小笼包.上海,对他来说,是风筝线那一端的乡 愁,也是鼓舞他前进的动力.1986 年,诸大建读 研究生回到上海. 如今, 他是同济大学特聘教 授、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专 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 在讲解上海的城市魅力时, 如何能不提到
40 年前的这一年?一座城市和无数身处其中的 人,互为映照,迎来百废待兴的飞跃. 从传呼电话、BP 机到手机 张林凤 幼时,我家住在工人新村,鲜有人家装 电话.从上世纪
60 年代记事起,我家居住 的这幢楼, 贴隔壁有一个居委会管理的公 用电话间. 负责传呼电话的阿姨讲一口北 方话,人高马大风风火火的.因为姓钱,凡 打电话的人又都要付给她钱,我们这帮 小 鬼头 ,就给她起了 电话老板 的绰号. 时常听见 电话老板 扯着大嗓门呼叫 几号几室电话, 对于住得距离较远的居民 电话,就在一本专用的小本子上记下,她那 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一儿二女就拿着小纸 条,飞也似的奔到居民家,接到纸条的居民 三步并作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