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5-11-13 |
38 份个案 ,成13 社会学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为本文的主要经验材料.两家工厂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老厂 ,全盛时期各拥有上万工人.这两家工厂 是邻居 ,但是改革中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红旗厂( 化名) 由于还能够得到国家的军品订单 ,所以日子相对 好过得多 ,红星厂则由于得不到国家军品订单 ,转向在市场上竞争而步履维艰. 二 、劳动力管理逻辑的变化 下岗工人, 是指那些已经不在国营企业或者集体企业中工作, 但是还与工作单位保持关系的工人 ( 李强 、 洪大用、胡俊生,2001) .下岗, 既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企业的裁员, 也不同于改革前的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调配 .首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裁员主要是以劳动合同为依据的 .不 论是哪一种情况 ,只要按照相应的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例如企业对工人的经济补 偿等) ,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与此不同 ,中国工人下岗之后 ,还与企业保持着 关系 .一种典型的做法 是在企业中成立一个 再就业中心 ,对下岗人员进行管理.此时 ,下岗工人的劳动关系、人事关系 、 党团 关系等,实际上并没有脱离原来的工作单位.其次 ,下岗也不完全等同于改革之前的劳动力调配.改革 前,国有企业有开除工人的现象 ,但是非常少见.一般认为, 一个人一旦进入了国有企业, 就得到了 铁 饭碗 .改革前也有大规模的减员现象 ,但只是在企业被解散或临时性停产时才发生 .比如 ,1961 年至
1964 年的调整时期的大幅度裁员.除了类似的特殊情况, 被裁减的人员或是立即被分配到另一家国营 企业中去 ,或是在等待分配期间发给待业补助 .在几乎所有这类事件中,地区劳动局都积极为他们找工 作,这些工人还能够得到国家劳动保险补助( 华尔德,1996 : 75) . 表1减员的两种理想类型 ( 美国的) 市场经济 ( 改革前中国的) 计划经济 减员动力 企业 国家 减员标准 劳动业绩 身份标签 操作方式 解除合同 政治动员 具体来说, 下岗作为一种特殊的减员方式 , 在减员动力、减员标准和减员方式上与西方市 场经济国家和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明显 的区别( 参见表 1) .从裁员的动力而言 , 改革 前的企业减员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国家 .国家 迫于财政压力, 有裁员的倾向 ,企业并没有直接 的动力减员 ,反而具有增加本单位的劳动力数量的倾向( 参见科尔内 ,1986 ;
华尔德 ,1996 : 86) .这与发 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裁员的区别是明显的 .在那里 ,减员不是由国家推动的, 相反, 国家为了维护社 会的稳定可能会具有反对公司大规模裁员的法律、政策限制.在裁员的标准上 ,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 的.改革前,中国的大规模劳动力调配 ,基本上是以人们的身份标签为依据进行的, 例如 ,徒工一般会在 这种减员中成为被裁减的首要群体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减员的标准一般是以员工的劳动付出,或 者说是以员工的人力资本为依据的 .在裁员的操作方式上, 改革前的劳动力调配主要采取的是动员方 式,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不会采取政治动员的方式来裁员, 劳动合同是企业与雇员之间关系的 基础 ,也是减员过程的基础. 计划经济条件下 ,长期存在着物资短缺,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的定论被改变了 : 计划经济条 件下 ,企业受的是 资源约束 而非 需求约束 .价格的变动并不明显地影响生产投入 ,这样, 生产费用 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增加.在这种财政条件下 ,企业管理往往倾向于悄悄地储蓄固定投资 、 增加机器部件 和原材料储备、扩大职工人数( 参见科尔内,1986) .这对当时车间的权威结构和工作环境具有决定性的 影响.但是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 .那里, 企业受到 需求约束 的限制 ,采购人员不 再是企业里最 吃香 的职位, 相反 ,销售人员的表现对企业来说更为关键 .企业为了减少开支, 倾向于 减少职工人数. 改革过程中的中国企业, 呈现出异质化的状态 .有的企业仍然能够从国家得到计划订单 ,有的则不 得不依赖市场竞争.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为 单位制工厂 ,后者称为 准契约化工厂 .在单位制工厂中, 生产基本上是按照国家的计划订单来进行的 ,产品也基本上销往国家部门 ,可以说配置性资源主要来自 于再分配机制, 而不是市场,预算是近乎于软性的 ,很多军工厂就符合这样的类型.而准契约化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