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5-12-25 |
3398 www.
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英文引用格式: Shu Q, Duan Z G, Hu G, et 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dopamine in psychotic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m- pirical advances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2, 57: 3384C3398, doi: 10.1360/972012-684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PRESS 评述多巴胺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的心理机制: 新近理论和研究进展 束庆 ①③ , 段直光 ②③ , 胡刚 ① , 李鸣 ③* ①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 南京 210029;
② 大理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 大理 671000;
③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Lincoln, Nebraska 68588-0308, USA * 联系人,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2-04-27 收稿, 2012-10-24 接受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基金(R01MH085635)资助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造成个人和社会巨大经济负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病因至今未明. 由于还原论在科研领域的指导作用, 人们过多地重视了由基因、分子及受体水平得到的发现去 解释该疾病的发病机制. 科学家们倾向于通过基因、分子及受体水平的研究结果去解释该病的 发病机制. 虽然该病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这一微观水平上产生的, 但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评 定都是根据患者的行为表现这一宏观层面做出的. 因此, 要更全面地认识精神分裂症, 研究者 们需要有一套以基本的神经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学理论来阐明该病发生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现 象, 同时结合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更好地探究本病的发病机制. 本文将以该病的妄想和幻觉这 阳性症状为主线, 选择性地阐述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和药物 治疗学中的作用及相关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并进一步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诠释这些现象发生的 原因. 我们将重点叙述由 Shitij Kapur 提出的多巴胺-动机突显学说, 并结合本实验室在条件反射 躲避动物模型实验中的行为药理学研究结果对该理论进行深化和支持. 文中介绍的这一学说将 分子水平观察到的变化和行为改变彼此之间有机联系起来, 强调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 统存在多巴胺功能紊乱, 导致了动机突显这一心理过程的异常, 进而引起了患者阳性症状的出 现.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正是通过阻断多巴胺递质系统, 抑制了异常的动机突显过程, 从而改善 了患者的症状.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对精神分裂症和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有 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从多巴胺分子水平和心理学的变化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 因、药物治疗机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 妄想 动机突显 条件躲避 反射模型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 具有感知、思维、 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精神障碍疾病. 该病是以精神 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 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的研究 发现, 全世界约有 0.5%~0.8%的人口受到该疾病的侵 害[1] . 高频的住院率、对心理精神服务的高度依赖性 以及患者缺乏社会生产能力使得精神分裂症被认为 是世界上第
7 大开销最大的疾病, 其治疗费用对于家 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2] . 精神分裂症患者 的生存年限要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限少 12~15 年, 这 比某些癌症和其他生理疾病造成的患者生存年限的 下降都要高出许多. 近年来, 该病的死亡率还在逐年 增高[3] . 然而, 就目前来说, 临床上仍无特异的诊断 测试、生物指标、影像标准去诊断和跟踪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