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5-12-25 |
3385 评述发展, 而药物治疗也是以改善症状为主. 所以, 更深 入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提出和 完善该病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是我们未来迫切需要去 做的事情.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征性症状表现在对现实的扭 曲, 伴随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语言功能的逐步恶化. 精神分裂症症状一般出现于青年期或是成年的初期. 其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学习功能障碍等. 国内临床主要通过《国际疾病分类》(ICD)、美国《精 神障碍诊断手册》(DSM)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 断标准》(CCMD)来进行诊断. 阳性症状是精神分裂 症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包括幻觉、妄想、持续的怪异 行为、无序的思维等[4] . 幻觉, 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 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 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 生动的知觉. 幻觉具有
2 个主要特点: (1) 幻觉是一 种感受, 由于缺乏相应的现实刺激, 所以客观检验结 果证明这种感受是虚幻的, 但就患者自身体验而言, 却并不感到虚幻;
(2) 虽然幻觉源于主观体验, 没有 客观现实根源, 但某些患者坚信其感受来自客观现 实. 妄想是一种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 坚信的错误信念. 其具有
3 个特点: (1) 荒谬错误与 事实不符;
(2) 坚信不疑, 无法理喻;
(3) 与患者的文 化知识和处境不相称. 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精神障碍 的 表现并不是精神分裂症中所独有的, 在老年性痴 呆[5] 、帕金森氏症综合征[6] 、应用具有神经活性的药 物[7] 以及颅脑外伤[8] 的人群中也有发现. 目前, 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
2 大类, 即经 典的和非经典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1) 经典的如氟 哌啶醇其药效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 D2 受体产生, 最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 (2) 非经典的药物 如利培酮、奥氮平等, 其治疗作用的发挥除需要阻断 多巴胺 D2 受体外, 还对 5-羟色胺、肾上腺素能受体 有部分的亲和力, 与经典的药物相比, 这些药物对阴 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 且少见锥 体外系反应发生, 但会引起一些与代谢相关的不良 反应. 从目前药物的研究结果可以推论, 一个化合物 要具备抗精神分裂症的活性则必须对多巴胺受体有 相应的亲和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多巴胺系统与精神 分裂症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许多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的调查研究都提 示,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递质系统的紊乱关系密切. 从下文即将展开的详细叙述中, 读者也可以发现多 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多种诱因(如基 因、社会环境、产科因素、药物滥用等方面)中的密 切关系已得到证实. 多巴胺(Dopamine, DA)是中枢神 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 多巴胺神经元在中枢 分布比较局限, 主要集中在中脑, 有4条通路: (1) 黑 质纹状体通路;
(2) 中脑边缘通路;
(3) 中脑皮层通路;
(4) 结节漏斗通路. 在这
4 条通路中, 与精神分裂症 最为密切的主要是中脑边缘和中脑皮层这
2 条多巴 胺通路, 临床上使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也通过作 用于这
2 条通路发挥药物疗效的. 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众多学说中, 多巴胺系 统功能异常学说是影响最大且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 笔者最近(2012 年9月)在PUBMED (http://www.ncbi. nlm.nih.gov/pubmed/)上输入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多 巴胺 进行检索, 结果显示, 目前有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