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6-03-31 |
2019 年5月31 日 星期五
13 13 清明已过, 谷雨未至.
一阵疾风过后, 骤雨 如约而至.
4 月的元宝村乍暖还寒,万亩黑土地迫不及待张开所有毛孔,畅饮这期盼已久的甘霖.村民郇金德家的暖棚里, 稻花香 秧苗早已从土里探出脑袋.再过几天它们就要移步稻田,伴着春风与蛙声欢快生长.待金秋来临,用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慰藉跨越四季的辛劳付出.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 因村中一小山状似 元宝而得名.就像村名喻示的那样, 元宝人如今 生活富足,
2018 年全村总资产 7.2 亿元, 农民人均 纯收入 3.1 万元. 时光回溯至
1946 年7月下旬的那个清晨, 四 轱辘的马车载着土改工作队来到这里时, 见到的 却是一个 光腚屯 . 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随之而来, 穷苦 百姓分到了命根子般的土地.东北解放区土改 工作队成员周立波, 记下了这场党领导的彻底铲 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革命, 一部 《暴风骤 雨》 让藏在山坳里的元宝村声名远扬――它在书 中的名字叫 元茂屯 .
73 年风雨兼程, 元宝村绿了、 富了、 美了. 当年若没有他'
临危受命'
, 恐怕就只有历史上的 '
光 腚屯'
, 而没有今天的亿元村 在土改的暴风骤雨中, 赵光腚 们有 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春 风里, 曾经沉睡的黑土地被希望唤醒 记者在元宝村蹲点
10 余天, 难觅周立波笔 下的元茂屯踪影―― 当年赶马车的 老孙头 走过满是泥洼子的 那条路, 如今已是笔直平坦的外环路;
低矮的瓦 房不见了、 简陋的草屋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 排排宽敞明亮的小别墅…… 如果不是爷爷告诉我,真难想象咱村当年竟叫'
光腚屯'
呀! 今年42 岁的赵雪春,是小说主人公 赵光腚 原型的重孙.小说这样记述 赵光腚 的生活: 他叫赵玉林,外号赵光腚.他一年到头,顾上了吃,顾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着腚…… 而今天,赵雪春一家在村里过着不比城里差的生活:夫妻俩在村里铅笔厂上班,一年能挣10 多万元,还住上了新建的楼房.穿越风雨, 赵光腚 的后代真的富了!
1946 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这里发生了 一场土地改革,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改后, 赵光腚 有了裤子穿, 翻身当主人.30 多年后, 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则让 赵光腚 们及其后代开始在经济上大翻身.
77 岁的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是见惯了暴风骤雨的.但一回忆起1976 年的那些光景, 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涛汹涌. 那是
1976 年2月的一个早上, 元宝村生产四 队无人愿当队长的消息撕裂了初春的宁静. 年味尚未散去, 大队干部一头扎进生产四队 的田间地头.他们明白, 生产队没队长, 就成了 一盘散沙. 可谁又愿意湿手抓面粉――惹这一摊麻烦 事儿? 土改, 让无数像小说中 赵光腚 一样的穷苦 农民分到梦寐以求的土地, 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 到了干活 大帮哄 的年代, 元宝村经济到 了几近崩溃的边缘.到1976 年时, 这个山坳里 的小村种地靠贷款、 吃粮靠返销、 生活靠救济, 多 年来积欠的贷款已达
27 万元. 四队更甚.71 岁的村民陈广仁回忆,当时四队是村里最穷的, 亩产只有
200 公斤, 一个工 分平均只值
8 分钱. 田畴间、 草屋旁, 民意在闲谈中汇聚到同一 个名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