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6-05-27

2 2 术语 2.0.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 (nearly zero energy residential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 采用更高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气密性的围护结构, 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 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满 足本标准要求的居住建筑. 2.0.2 性能化设计 (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对设 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预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 2.0.3 一次能源消耗量(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单位面积或每户年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家电设备及炊事等终端能 耗,利用一次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的能耗值.单位为 kWh/ (m2 或户・a)或kgce/ (m2 或户・a). 2.0.4 建筑物供暖年耗热量/空调年耗冷量(annual cooling/heating demand) 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按照设定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套内使用面积 年累计消耗的、 需由室内供暖或空调设备供给的热量或冷量, 单位为 kWh/ (m2 ・a). 2.0.5 热桥(thermal bridge) 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2.0.6 建筑气密性(building air tightness) 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 2.0.7 气密层(air tightness layers) 由防水隔气材料、 抹灰层、 气密性部件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漏的连续构造层. 2.0.8 防水隔汽材料(anti-water and air tightness material)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内侧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空气渗漏的材料. 2.0.9 防水透汽材料(anti-water and breathe freely material)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的防水及透出水蒸气的材料. 2.0.10 保温隔热垫块(insulation bearer) 用于围护结构外侧、固定出挑金属构件的、具有一定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和 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高密度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硬泡聚氨酯板,橡塑

3 材料或木材. 2.0.11 断热桥锚栓(anti-thermal bridge fixer)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锚栓. 2.0.12 温度交换效率(sensibl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显热回收装置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 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13 焓交换效率(enthalpy exchange efficiency) 全热热回收装置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焓 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3 一般规定 3.0.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 3.0.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达到本标准第

5 章和第

6 章规定的指标要求. 3.0.4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时,应对热桥处理、气密性处理、新风热回收、辅 助供冷供热系统、厨房卫生间通风系统进行特殊设计,并满足本标准相关规定. 3.0.5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 应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 合理选择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夏季增强自然通风、减少热岛效应,冬 季增加日照,避免冷风对建筑的影响.建筑的主朝向宜为南北朝向,主入口宜避 开北向和西北向. 3.0.6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 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3.0.7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保持较小的体型系数、适宜的窗墙比和较小的屋顶透 光面积比例,相关指标应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 相关规定. 3.0.8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采用高性能的建筑保温系统及门窗,选择时可参考本 标准附录 A 和附录 B. 3.0.9 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综合考虑.可采用可调 或固定等遮阳措施,也可采用各种热反射玻璃、镀膜玻璃、阳光控制膜、低发射 率膜等进行遮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