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9-06-30 |
但以中观宗、唯 识宗的说法来说,就不对了.又问:佛陀入 定,后来开悟,当时修的是什麽t如果没有想 到四宗,可能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果今天 我们是在南传国家,站在他们的立场,就直接 用有部宗的观点回答.如果是站在大乘的立 场,就可以说资粮道怎麽修的、加行道时怎麽 修的,类似用这样的方式去解释它. 学四宗时,对毗婆沙宗讲什麽、经部宗讲 什麽,它的定义、界限、内容等会明白许多.
3 但是换个方式问,问些佛教概念、佛教的内 容,不是直接针对四宗去谈时,就傻眼了,变 成老师没有教过,既没过,也没看过,不知 该怎麽回答,有这种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学习 不精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把四宗的 内容用在修行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如 此,大略学过四宗也有好处,不会有太离谱的 情况.像现在常常可以看到介绍藏传某一寺庙 历史悠久,在某时它会跳金刚舞、在某时它会 修玛哈嘎拉,那时候的食子非常高、壮观,酥 油花很漂亮.基本上照相拍的是这些、介绍的 也是这些.作者可能很喜欢佛教,想介绍藏传 佛教、佛法,可是讲出来的跟佛教、佛法一点 关系都没有.修玛哈嘎拉、修朵玛,从一个层 面去讲,好像在谈佛教、佛法;
可是从另外一 个层面去讲,这跟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特别
4 是问到如何成就佛果?藏传是怎麽修成佛之 道,解脱之道?这时就不要讲出到某一个山上 进行三年三个月三日闭关、闭关房如何又如 何,这样回答就牵扯不到佛教的内容. 若深入四宗的细节,牵扯出的内容几乎是 一切佛教内容.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深入细节, 但是要知道这些才是正统的佛教理论,不能离 开这些见解,离开了这些见解,就没有了佛教 的知见.更重要的,修行时也要如实地修持这 些内容.许多学习大乘佛法的学佛者,有点看 不起下部所讲的修行内容,有这样的味道.但 是以我们现在的时空背景而言,若能如实地修 学有部宗所讲的修行内容,即便只有万分之 一,我认为也很了不起了. 总之,四宗刚开始时谈基法,接著讲运用 这个基础来学习道、要花多少时间达到果,那5个果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情况,这些内容,四宗 都非常精准的标示出来.所以我们明明有了一 个精准的答案,可是换一个主题就不会讲了. 就好像老师教「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二颗苹 果」,这个好像学会了,但是拿出二颗葡萄 时,就觉得这个大小不一样,所以没过,会 变成这个样子.佛教讲的其实就是基、道、果 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的故事或其他的行为 风俗等,若能搭配四宗的基道果内容,就可以 变成佛法,若不能与四宗的内容连上,就不能 称为佛法.真正佛法内容就是基、道、果这三 个内容.学四宗,就是要利用四宗来判断这一 类的问题.做判断时,四宗都有非常好的准 则,而且不能超过这些准则,超过这些准则就 变成第五宗,就不是佛说的了.要用四宗这个 量尺去衡量一切修行,若有一些想法,或换个
6 题材时,也要用这个来衡量.
第一章 礼赞及序 以下是礼赞文.礼赞的目的是为了造论圆 满.我们常常会到,念一句佛号可以累积多 少功德等,与此相同,礼赞佛会累积很多功 德,福报会增盛.而具大福报者,做事就会左 右逢源,十分顺利.因此,一般来说,只要是 做大事情都要先礼佛(礼赞).造论是大事中的 大事,当然要先礼赞佛.因为礼赞佛会累积资 粮,累积一定资粮后,写书造论就不会遇到障 碍,可以圆满完成它. 有的礼赞文是从佛的三十二相等方面去礼 赞佛,有的礼赞文是直接礼赞佛的功德,像《 释量论》就是.一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