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9-07-06

另一方面, 自觉树立传播中 华文化的意识,将深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基因、 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传统以形象生动、 可感可知的方式表达出来, 把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的一面和得到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以文化的力量去吸引人、 感染人、 打动人. 对照这两个标准, 当前类型文学创作还 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 类型文学写作处于 数量多、 精品少的阶段, 一些作家还在盲目 追求产量速度, 一些作品还存在重复、 拖沓、 单

一、 陈词滥 调的弊病.输出到海外的作品也以仙侠玄幻为主,讲述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现实生活的作品偏少,对中国文化的书写也流于表面,有符号化、标签化、碎片化倾向.在此背景下,类型文学海外传播热反过来对类型文学发展提出更高质量要 求.类型文学应该向纯文学学习深度、高度,不断突破类型、激发内在活力,同时也应打开视野,从大千世界和时代现场中萃 取故事, 琢磨向全球读者传达中华文化魅力 的方式方法, 在满足读者好奇心、 给读者带 来新鲜感和提炼中华文化精髓精华之间谋 得平衡. 类型文学海外传播任重道远, 但我们相 信读者、 相信市场筛选机制的力量和眼光, 相信在海量作品和充分竞争的环境中, 一定 会诞生出类型文学精品.大量类型文学征 服海外普通读者和少量纯文学在海外特定 人群中获得口碑, 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合理 的文学输出图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 外传播, 类型文学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是中 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重要契 机.鉴于此, 我们应该鼓励类型文学的壮大 与输出, 加强对类型文学的研究, 努力夯实 适合类型文学作家写出精品的土壤, 把它们 译介到海外, 使中国文学不仅走出去, 而且 走进去. 图片来源: 影像中国 制图: 蔡华伟 以文化的力量吸 以文化的力量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类型文学海外传播热的启示 孙凤群 胡少卿 有人曾拿着王勃五言绝句 《山中》 去问朱光潜, 长江悲已 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 这首诗该如何翻 译?朱先生说: 没法翻译. 这里的 没法翻译 指的是 要翻译得和原诗一模一样是不 可能的.汉语和西方语言是完 全不同的载体: 一个属汉藏语 系, 另一个属印欧语系;

一个是 单音节表意的方块字, 一个是 多音节的拼音字母;

一个有四 声而且韵母非常丰富, 一个是 韵母相对单调但节奏鲜明.如果逐字逐行,肯定无法翻译.比如, 外语写作最忌讳重复使 用同一个单词, 而在汉语里有 时却是修辞手段.当年把 《红 楼梦》 翻译成西班牙文时, 我们 吃尽苦头.像 桃花帘外东风 软, 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 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之类, 如果硬是逐字逐句翻译出 来,恐怕非但不是诗,读起来也不成话了.朱先生所谓的 没法翻译 就是在这个意义上 说的. 诗歌翻译, 一般应 以诗译 诗 .所以新诗诞生之初, 人们 普遍的看法是 诗人译诗 , 当 年译者也的确以诗人居多.后来, 人们发现这种提法有一定 局限性.正如墨西哥诗人奥克 塔维奥・帕斯在一篇题为 《文学 与直译》 的文章中所说: 从理 论上说, 只有诗人才应该译诗;

而实际上, 诗人成为好译者的 情况寥寥无几.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他们几乎总是利用他人 的诗歌作为出发点来创作自己 的诗歌.好的译者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他的目标只是一首 类似的诗……翻译过来的诗应该是原诗的再现. 在这里引用帕 斯的话, 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大诗人, 还因为他是一位翻译家, 他 曾翻译杜甫、 王维、 苏轼等人的诗歌. 诗歌翻译有点像演员表演, 是二度创作.好的译者对原诗 有透彻的理解, 然后又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 鲜明、 生动地转述 原诗内容, 关照原诗风格与神韵.当然, 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特 点, 这就是为什么 十个译者会译出十个不同的莎士比亚 来. 我们平时说的 信、 达、 雅 或 最佳近似度 , 都是一个综合指标, 其中就包括对内容与形式、 对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表达, 尽可 能追求译诗和原诗在形似与神似、 异化与归化上的和谐与平衡. 众所周知, 中国新诗百年和译诗百年是同步前行的.翻译 外国诗歌目的之一是为本国诗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而丰富和 繁荣我们自己的诗歌创作.一百年来, 译诗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有目共睹.在回首新诗百年时, 同样应审视和反思译诗的影响: 有无不足之处、 有无过分之处, 如何在继承诗歌传统和借鉴外来 诗歌基础上繁荣我国诗歌创作,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我们 必须时刻关注中国文学现状和动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先后两次应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之 邀, 与西班牙友人一起翻译、 校订并出版西班牙文版 《红楼梦》 . 当年西班牙报刊提到 《红楼梦》 时, 总说它是 中国的 《堂吉诃 德》 .让我颇受触动的是: 自1922 年林纾、 陈家麟合译 《魔侠 传》 以来, 《堂吉诃德》 在中国已有上百个版本, 而 《红楼梦》 在整 个西班牙语世界, 至今几乎仍然只有我们这一个译本!中国文 学经典外译, 我们还有很多开拓性工作要做.尤其是面向非通 用语种的翻译, 很难由国外汉学家独立完成. 因此, 我建议采取 转译加审校 模式来推动中国文学经典 的翻译工作.例如, 要把一部中国文学经典译成西班牙文, 首先 要遴选出大家公认的好的英译本或法译本, 然后请西班牙语高 水平译者译成西班牙文, 再由我国西班牙语学者根据中文原文 逐字逐句审校.这样, 既可保证译文质量, 又可避免误译, 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这只是权宜之计, 当译介国出现高水平 汉学家, 也就无需我们越俎代庖了. 每次谈到文学翻译, 我总会想起北京大学西语系田德望教 授.田先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