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 2019-07-11 |
003 号 昨日本报(北京)开印:
3 时20 分 印完:
5 时40 分 离开深圳很久后, 令我自己都惊 诧的是, 最难忘的印象之一, 居然来自 安全带. 几番到深圳, 时节多在夏季, 和到 我国南方沿海其他许多城市一样, 常 被炎热潮湿的感觉包围.耐不住, 总 想着钻进车里吹空调, 发现了这个城 市头一样 不一样 : 上大巴, 司机提醒 大家系上安全带.打个出租车, 坐在 后排, 司机提醒我系上安全带……受 不少安全警示片的影响, 坐车出行时, 我会尽量提醒自己系好安全带.不过, 在别处, 鲜少见出租车司机会特意 提醒后座的乘客系安全带.系上了, 倒仿佛特立独行,让人有些不好意思.在深圳, 终于可以大大方方按规 则来,在后座系上安全带而不必 羞怯 . 有些 新鲜 感――不过, 是使人 安心的新鲜感.说起来, 深圳确实算 个 新 城市.北上广深, 改革开放四 十年后, 深圳身在四大一线城市行列, 成为一个固定词组的一部分.但在四 十年前, 深圳的前身宝安县, 县政府驻 地所在深圳墟也不过是个边境集镇. 大名鼎鼎的蛇口,更只有几个小渔村.所以, 我们更愿意以文学手法, 把 深圳的发展形容为由小渔村成长到大 都市.共和国建设与发展史中曾诞生 不少新城市.因矿产资源开发而生的 攀枝花, 军垦新城石河子……在这些 城市中, 深圳无疑是生长最为迅速的 那一座.它伴改革开放而生, 并迅速 兴起. 几十年间, 上千万人从四面八方 汇集到这南国的一隅, 白纸上画图一 般, 营造了这座城市的今天.作为旅 行者, 我对深圳莫名的熟悉感, 除了媒 体常年关注一线城市的报道, 大概也 有很大程度来自这种 四面八方 .我 的高中同学、 大学同学中, 都有远道而 到深圳工作、 定居.这并非孤例.所以, 尽管地在广东, 又和香港毗邻, 联 系紧密, 深圳却不是以粤语而是以普 通话为城市日常语言. 外界把深圳称为 移民城市 .但 对工作、 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 移民 这层色彩终将淡去.这就是他们生活、 工作, 相伴生长的城市.他们打磨 这个城市的规则、 边界, 也在这个城市 中充实自己的生活. 经过七八年的寻觅和积累, 我渐 渐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圳生活, 找 到了心仪的小食摊和裁缝铺, 交到了 志趣相投的师友…… 作家蔡东
2006 年南下深圳, 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执 教.如今, 本地媒体提到她时早已视 为深圳 本土作家 .蔡东写城市生活, 也研究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写作者, 在深圳文学研究中心从事城市文学研 究.她说, 写作里有曾经的故乡, 也 有未来的故乡.坚硬的城市里能生长 起这么多坚持写作的年轻人, 盖因于 此……用文学, 和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 城市互动 .这是蔡东笔下的 深圳文 学地图 .小说 《我想要的一天》 中, 她 笔下的人物说, 深圳 确实能让你躲起 来 , 躲在大城市写东西 .在深圳, 城市与文学的关系,最早以 打工文学 的面貌出现.但到今天, 这里的写 作者与城市的关系, 早已非 打工 能 概括. 说是 新 城市,其实也不新了.最早来创业的 移民 , 已成为这个城 市的退休居民.年轻一辈, 则怀着到 一个新兴一线城市生活与工作的心理 不断到来.深圳和其他年长的城市一 样, 开始有完整的年龄层, 有远比创业 期纷繁的心态.它, 事实上是居于其 中的居民们, 开始经历并渴望更丰富 完整的城市生活―― 不仅是物质上的, 还有文化上的, 精神上的.这种体 验,一部分投射到深圳的 新城市文学 写作中, 一部分, 则呈现为文化生 活的 创意 . 最近一次到深圳, 适逢已在深圳 办了十四届的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 业博览交易会.热闹中, 我却被展馆 过道长廊中的 影像深圳家谱 摄影展 吸引住了.展览不复杂, 一百幅照片, 拍的是一百个深圳家庭、 家族、 群体的 全家福 .占地也不大, 一百张照片 毕竟有限.但一幅幅看过来, 却仿佛 透过尺寸平面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家 庭, 与他们有了真切的接触.揣摩他 们照片中的装束、 表情、 拍摄背景的选 择, 对这些家庭在深圳生活、 工作的更 多经历产生好奇和想象.这些来自深 圳各个角落、不同经历、不同规模的 家庭 , 每一个, 又似乎可以连接、 象 征更多. 展览说这是 第四季 .这一季的 照片中, 有特区最初的拓荒者, 像袁庚 家庭、 集体专业的基建工程兵群体, 有 九十年代甚至新世纪到深圳的创业者 家庭.有些照片上, 只是一对小夫妻, 有些, 却已是老少一堂的大家庭.这 个特别的 家谱 展, 创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