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 2019-07-17 |
142013 年7月26 日 星期五 Tel押(010)
51949390 主编: 李芸 编辑: 于思奇 校对: 马h浩 E-mail押dushu@stimes.
cn 问: 宇宙从何而来? 答: 大爆炸. 问: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答: 很多人, 包括霍金, 认为大爆炸从奇 点 (无穷小的一点) 开始. 问: 奇点之前是什么? 答: 这个现在差不多也已经搞清楚了, 很 多科学家认为是量子涨落 (量子涨落就是无 中生有, 有能量, 但是没有物质) . 问: 量子涨落之前是什么? 答: 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但可以问 一下我们的科幻作家. 在北京市科普门户网站―― ―蝌蚪五线谱 网主办的沙龙 蝌蚪之夜 第5期的开场, 主 持人模仿科学杂志 《新发现》 的主编严锋, 同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上演 了这段精彩的快问快答. 这短短的
1 分钟,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和 科幻作家的李淼不仅让大家了解了这个世界 的 前世 , 也定义了他所认为的科幻. 在李淼看来,科幻必须是依据科学技术 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 达到的预见, 是合理的想象;
不应该是作家们 张开想象的翅膀, 肆意臆想的产物. 也正因此,当某科幻电影的编剧想要在 剧本中通过瞬间冰冻地球来实现其毁灭时, 李淼坚决不同意. 这不符合科学逻辑. 这个严谨的理论 物理学家在耐心阐释完科学机理后建议编剧 可以 换成瞬间爆炸 . 对待科幻也像对待科学一样严谨,一丝 不苟, 这是李淼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在美国的一些科学学会, 甚至包括宇航 局都有一个大概可以称作 '
艺术创作顾问'
这 样的部门.当艺术家们从事小说、 影视等创作 涉及到该科学领域时,就由他们带领这些艺 术家去参观专业的设施,去谈相关领域那些 科学的知识. 在科幻作家、 评论家郑军看来, 这样的形 式非常好,也是国内科幻作家们非常缺少的 一条途径. 而相比于国内其他的科幻作家, 同时也是 科学家的李淼在创作科幻作品, 尤其是涉及理 论物理学领域时, 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 为诸如 多重宇宙 、 三体 、 时间旅行 等科 幻选题都与理论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 当他拿起笔, 量子、 弦、 暗物质那些 简洁又美丽的法则便汇聚成了一个个故事. 在李淼看来,美丽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虽然 不是描述宇宙结构的终极版本,也并非尽善 尽美, 但对他来说, 却是一个介于知和未知之 间的最美的领域.而他正在这一领域, 以科学 家和科幻作家的双重身份努力探索. 不过,当李淼得知自己获荐华语科幻星 云奖时, 他还是觉得有趣又惊讶. 我虽然写了十二三万字,但发表的不 多, 只发表了一万多字而已. 这个严谨的科 学家显然对推荐语 他写作了一系列优秀的 硬科幻小说, 让人吃惊 并不完全认同.或许, 这次获荐与他深厚的科学功底不无关系吧. 享誉全球的瑞士豪华钟表, 文艺 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 瑰宝, 这两样毫不相干的东西, 是许 多作家和旅行家笔下常见的题材, 也是《明日酒醒何处》 这本散文集值得 一看的亮点. 在我的记忆里, 《明日酒醒何处》 的作者理由,曾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 作家,发表过颇具影响的报告文学佳 作, 这是
30 年前的往事了. 不知何故, 后来他消失于文坛,沉浮于商海大潮 里了. 书中字里行间, 可以窥见作者有 意无意, 多处透露自己的身份, 使人得 知他如今是位踌躇满志的成功商人. 《后记》 中, 他坦诚地道出了重新写作 的初衷: 我更愿去叙述一个文人在转 换角色时的内心感受,从而为读者开 启一个新的视角. 当然, 我也希望向人 们证明, 沾染了铜臭气的商人, 仍然可 以写出几行顺理成章的文字. 全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