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 2019-07-17 |
5 ] ( P
1 4
9 -
1 5
2 ) 但遗憾的是,对 于五代以后浙西、浙东的地域互动情况,其研 究则涉及甚少.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 视角,来正确评估浙西与浙东之间的地域关系?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笔者通过爬梳史料发现,吴越立 国后,随着杭州一跃成为浙西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其和周边地区― ― ―尤其是浙东地域 重心绍兴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杭、绍在诸多 层面皆形成了高度的系统耦合,两地的地域一 体化程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如果简单 地将钱塘江视为不可逾越的地域边界,显然和 历史事实相悖.因此,笔者拟从经济交往、文 化互动、政治统合等三个角度出发,对五代以 降杭州与绍兴的地域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希望 能对正确揭示钱塘江两岸乃至浙西、浙东的地 域分异有所裨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杭州、绍兴之空 间范围,乃以清代杭州府、绍兴府府境而言, 其中杭州府领钱塘、仁和、富阳、余杭、临安、 于潜、新城、昌化及海宁州等八县一州之地, 绍兴府则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 上虞、嵊、新昌等八县.
二、交通进步― ― ―经济依存度的提高 钱塘江一直以水波凶恶著称于世,五代以 前,其作为横亘在两浙之间不可逾越的天险, 严重阻碍了杭、绍二地的往来,尤其是钱塘江 中有所谓的 罗刹石 ,其石 横截波涛,中 出崔嵬,然时商旅船到此,辄为风涛所困而倾 覆 . [
6 ] ( P
7 0
2 ) 可见在当时,横渡钱塘江需要承受巨 大的风险. 钱立国之初,十分重视钱塘江的枢纽作 用,其 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 石 , [
7 ] ( P
1 7
7 1 ) 兹是,扫除了钱塘江航运线上一大 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的交通条件无疑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钱塘江航运业更呈现出一 片繁盛的景象,吴越国王钱?曾至钱塘江边, 游碧浪亭,见钱塘江 潮水初满,舟楫辐辏, 望之不见其首尾,王喜曰:'
吴越地去京师三千 余里,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 '
[
7 ] ( P
1 7
7 5 ) 不难 推断,有利的交通条件,势必会增强杭、绍两 地的经济交流. 入宋后,由于钱塘江航运的通达,杭、绍 之间仍保持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于时,位于越 州萧山县的西兴渡,西连杭州,东达越州诸县, 实乃往来钱塘江两岸之要津.元六年 (
1 0
9 1 年)苏轼知杭州时,上书乞开石门河,对西兴 渡口的作用特意提到一笔,其言曰: 自温、 台、明、越往来者,皆由西兴径渡,不涉浮山 之险. [
8 ] ( P
9 0
6 ) 由此可见西兴沟通杭、绍乃至两浙 的枢纽功用.有宋一代,西兴及其附近的鱼浦、 临浦皆形成了繁华的市集,西兴、鱼浦更被设 为镇, [
9 ] ( P
2 0
9 ) 此中不难窥见当时杭州、绍兴二地 交通、经济往来之频繁. 靖康南渡,为躲避金国兵锋,高宗皇帝及 宗室、大臣频繁奔还于杭、绍之间,皆取道浙东 运河.浙东运河西起绍兴府萧山县西兴渡口,东 连山阴、会稽、上虞、余姚各县,其开凿历史可 以追溯到晋代,嘉泰 《 会稽志》引《旧经》云: 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 [
1 0 ] ( P
6 8
7 9 ) 不过, 在南宋以前,该运河的航运并不繁忙,其地位也 不足为道.高宗驻跸绍兴,定都临安后,因地处 近畿,浙东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故对其的修 缮也势在必行. 绍兴初年,因上虞县梁湖堰东运河浅涩, 高宗敕令 发六千五百余工,委本县令、佐监 督浚治 ,并对余姚县境内的运河也进行了疏 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