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 2013-03-21 |
(三)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实现风险可控.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工程技术、在线监测、自动化控制、应急管理等措施).要实施防范措施动态管理,对不适用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及时修订完善,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监管部门要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
(四)预警提示安全风险.监管部门要建立风险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风险发展变化,实时调整预警级别,明确解除预警条件.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远程监测、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实现企业风险防控异常情况自动报警.企业对于风险评估确定的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的风险点,要科学进行风险预警分级,加强预测预警,强化监测监控,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对于高等级风险点,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等,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危害因素、风险预防、事故后果、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五)明确风险管控责任.企业对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按照风险网格单元,逐层级明确责任单位(厂级、部门、分厂级、车间、班组和岗位)、责任人的风险管控责任,实现全员风险管理.要对照安全风险清单,明确和细化安全风险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挂牌督办制度,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六)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落实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要将隐患信息录入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七)严格隐患治理职责.企业要按照 一岗双责 、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 一岗一清单 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范围、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内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按照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督促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过程实名追溯.一线作业人员的岗位安全责任要切合实际,力求简明扼要、便于掌握、实用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