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 2015-01-08 |
继续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事故处置工作机构和专家队伍,总结推广事故处置工作经验.
(二)强化监管创新. 10.创新监管制度.继续推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安全 一岗双责 制度,协调安监、公安、住建、教育、旅游、商务、能源等部门开展特种设备联合监管;
推动创新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合同安全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等制度;
推进电梯监管方式改革,明确电梯使用管理的责任单位,逐步建立以电梯制造企业为责任主体的电梯维保体系. 11.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化制度,继续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标准化创建活动和分类监管工作,构建基于风险的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机制,探索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融合与衔接,推动形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细则》标准;
继续开展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工作从登记设备向登记单位转变的试点. 12.创新监管手段.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
应用监督检验关键项目视频辅助监控手段,改进和强化监检工作;
推进运用电子标签、智能瓶阀等信息化、物联网技术手段对承压罐车、公共场所使用的气瓶等特种设备实施动态监管.
(三)强化整治惩处. 13.强化专项整治.以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督促使用单位加强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等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
联合商务部门加强商业场所电梯的安全监管,联合旅游部门加强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安全监管,配合安监、公安、住建、商务等部门开展餐饮场所燃气气瓶安全专项治理检查;
联合安监、工信、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机动车 油改气 安全监管工作调研,完善车用气瓶安全动态监管;
继续开展小锅炉和快开门压力容器整治. 14.强化打击惩处.建立 打非治违 长效机制,继续严厉打击翻新改造报废气瓶和违规拼装电梯、无证制造大型游乐设施等非法活动;
严厉打击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共用许可证书或者监督检验、型式试验报告等违法行为;
对恶意违法、屡次违法、造成事故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实行 黑名单 管理并依法依规实施从严处罚.
三、突出服务科学发展,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特种设备监管职能优势,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
(一)服务节能减排. 15.加强与节能监管部门联动.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信、能源、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节能工作上的协作,建立联动机制,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研究制定特种设备节能领域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并推动实施. 16.加大节能监管力度.以锅炉制造单位、能效测试机构和万家企业为重点,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进一步完善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制度;
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启动电站锅炉能效测试工作;
开展全国锅炉能效状况分析研究和成果报告;
发挥社团组织作用,遴选和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动一批工业锅炉重大节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