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3-03-22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非煤矿山 non-coal mines 非煤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和尾矿库.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 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人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小型露天采石场 small quarry 年生产规模不超过50万吨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 尾矿库 tailing pond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非煤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on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各工艺单元的总称,包括勘探、钻井、井下作业和采油、采气及油气集输等. 基本要求 成立组织机构 非煤矿山企业应明确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等工作;

分管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等工作.组成人员应包括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岗位人员. 实施全员培训 非煤矿山企业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学习,掌握标准、程序、方法.非煤矿山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编写体系文件 非煤矿山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企业内部实施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风险点登记台账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风险识别、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工作程序和内容 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原则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非煤矿山企业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 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的原则.可按照地下开采系统、尾矿区域、露天采场等功能进行划分,对于复杂的系统应按照所包含的设备、设施、装置等进行细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及尾矿库应按照各系统内的设备设施、场所、区域、部位等划分风险点,如提升运输系统可分为提升绞车及控制系统、井架井筒、安全设施、装卸载系统等;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应按照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划分风险点,如油气集输系统可分为油气井场、站库、集输管道等. 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探放水、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 风险点确定方法 非煤矿山企业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部门和专业力量及岗位人员,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风险点的排查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分别主持,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岗位人员参加,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的、达成共识的集体判断结果,同时可征询外部专家人员意见.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非煤矿山企业应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 危险源辨识 辨识方法 本标准推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 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 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 有能力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填写清单记录(参见附录B.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