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 2013-06-08 |
非学习行为主要指和同学说话、睡觉、吃东西、喝水、东张西望、做其他事情等,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 ④观察的取样和安排:学科取样,抽取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时间取样,观察两周, 每周每科听三节,总共18节. ⑤观察记录表: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观察记录表(样例) 学科?????? 听课时间????? 任课教师 (记录时,每节课有45分钟.该表省略了中间段,以…代替) 观察内容
1 2
3 4
5 6 …
40 41
42 43
44 45 计学习行为听讲 笔记 答问 非学习行为说话 睡觉 张望 附:记录符号,如,听讲认真;
,不认真听讲;
⊙,正确完成了课堂练习;
,没有正确完成课堂练习. ?4.请以班级某位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与成绩的学生为个案,设计一份个案研究方案. 答: 个案 通常又被称为 案例 ,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个案研究就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缜密的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称为个案法、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的步骤 : (1)形成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案 无论什么样的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和选择合适的对象是进行研究的起点.研究者在一开始就要准确地确定所要研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一般来说,进行个案研究的问题应该满足三个条件:问题要与当前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有关,我们对此类问题几乎没有控制能力,以及关于 怎样 和 为什么 等解释性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可来自对理论的疑惑与追问、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反思以及自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教师所涉及的个案研究问题许多都来自实践,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问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问题研究等. 确定了问题以后,个案研究一般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确定个案,即根据研究目的抽取那些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此外,研究者还要确定的一个问题是选择单一个案还是多个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多个个案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比对一个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但开展多个案例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与理论假设斟酌而定.以对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研究为例,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所学校为单独个案对其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假如要探究有效实施校本课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也可以选择
三、四个实施校本课程成功或不成功的学校进行研究. (2)搜集个案资料和数据 对个案资料的数据收集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搜集与研究问题和个案相关的各种资料,如相关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官方文件资料、个案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等,从而为实地阶段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是进入现场对个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此阶段对个案研究来说,并没有什么专有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兼收并蓄.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方法,都可以进入个案研究.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有时也运用填调查表、面试或测查等方法. ①观察.透过观察,可以取得一些相关行为以及环境条件的信息.研究者可以对个案周围的学校氛围、社区环境、家庭背景等进行描述记录.同时,进入现场前研究者要设计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内容、事件行为以及观察时间,可以进行观察的全程式的描述记录,也可以仅对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进行记录. ②访谈.因为大部分的个案研究都是和人有关的事务,因此访谈就成为个案研究证据的基本来源.通过访谈可以获得那些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如想法、态度、愿望、经验等,或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从而达到对个案的现状与缘起的深入了解与分析.通常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即访谈前要设计访谈问题,访谈中灵活运用,不死搬硬套. ③实物分析.实物是在自然情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提供有关被研究者言行的情境背景知识.包括用各种手段记录下来的官方类和个人类的所有资料或图片,如书报杂志、档案、统计资料、广播影视资料、单位的各种记录、教师的备课笔记以及私人保存的资料(如书信、日记、家庭记录、照片等).这些资料由于研究者的直接干预较少,往往更加 真实 可信 ,可以印证和补充观察、访谈的内容,且对研究过程不产生任何干扰.其不足在于它并不是为做研究而特别准备的材料,因此缺乏研究数据所需要的详尽性和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