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 2014-07-31 |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夸美纽斯:培养孩子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的品格;
卢梭:要培养自然人,让孩子独立思考、身心健康发展;
马卡连柯:要让孩子在集体中成长,尊重孩子的想法;
蒙台梭利: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父母干涉;
杜威:教育即生活,孩子要在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皮亚杰: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减少父母的意志安排. 闫江敏 第1章 用心妈妈,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最具影响力.用心的妈妈,从孩子小时候起便尽到抚养义务,绝不会过早地推卸责任.她不仅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而且着力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引导其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
相反,如果妈妈不够用心,孩子离开了父母,为所欲为,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克服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妈妈应像孟母那样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少走弯路.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一生的观念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庭是相辅相成的,父母为孩子着想,老师也是一心一意地为学生着想.虽然有时候家长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这也是孩子的一面之词,导致家长多从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在家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妈妈.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观念,其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最信赖父母,当孩子的心里产生不满情绪时,父母的观点最具影响力.所以,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几年前,我的孩子上初中.初中与小学相比,作业量增加了很多.一次,儿子放学回来,气呼呼地把书包一扔,说: 你看数学老师那样儿!一到自习课就来了,什么作业都做不成.他讲的那些题,我们都会了,还一遍一遍地讲,烦死人了!我们真是怕了他了! 可以看出,自习课被占,孩子非常反感.但是,做老师的都知道,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他说他们都会了,未必是真的,既然老师来讲,肯定是从作业中发现了问题,需要讲.更重要的是,老师肯定是好意.但是,孩子既然心情不好,需要发泄,也没必要阻拦,就让他说好了. 我抱着理解与同情的态度,认真地听着,任凭他气鼓鼓地把话说完. 孩子就是孩子,不一会儿,气全消了,吃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教育心理学上说,人在饥饿的时候,会引发不良情绪,所以,等孩子说完了,吃饱了,心情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正要坐下来看电视时,我笑着说: 这老师真傻!上完了自己的课为什么还去教室?备课、教研、阅作业,多少事呀?自习时间还去讲课,多累呀!不要命了?又没人给加班费! 孩子会意地笑了.他曾经发过牢骚,有的老师上完课就走,自习课从来不辅导,不会做题的时候只能和同学商量. 我接着说: 据说他是年级主任,上一届中考,他们班七个学生数学满分,是真的吗? 是,校长说的. 儿子,你的听课效率很高,但是全班六十四个人呢!也许有的同学还不会.负责任的老师肯定不希望落下一个学生,你会了,再多听几遍也没坏处,指不定哪一天,老师讲的正好是你不会的,其他同学也陪着你听呢. 对我的观点,孩子表示肯定. 我们经常听老师说陈浩(一个三好学生)有涵养,遇事不急躁,咱们不妨在数学课上修炼一下自己,向陈浩学习,做一个有涵养的中学生. 之后,孩子再也没有因为老师占自习课发过牢骚,并且对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越来越尊重. 初中毕业之后,每当大家提到老师,孩子就说,从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看,数学老师是最让他敬佩的老师. 我是一个善于聆听并善解人意的妈妈,孩子有什么事都愿意同我讲.我认为,孩子诉说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辨析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再次分析和思考的机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