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4-12-30 |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和进化》中
第三章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
本节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DNA分子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到底结构如何,使学生对DNA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由于本节内容中DNA分子的结构是立体的空间结构,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难以理解.若能结合多媒体课件、模型,则能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学生初中已经学了关于DNA的一些基本知识,由于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查资料和自己尝试制作模型,所以只能是老师以问题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学了这节的知识后学生应该能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依据4个科学研究资料,逐步探究如何构建脱氧核苷酸、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从而一步一步地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探究构建模型的过程,学生就会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同时还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能够学习到科学家善于捕获分析信息和严谨的思维品质及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然后以构建好的DNA模型为依托,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模型、主动探究得出DNA结构的有关知识,再由学生总结出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2)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 (3)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指导学生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后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了解对DNA认识的发展: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螺旋结构. 模型建构的方法 a、螺旋结构(三螺旋、双螺旋):碱基位于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