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5-01-22

这种更高的发展阶段,将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欧文曾经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所谓环境,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非常重要,是一种精神的家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校风和学风,这些都是通过几十年来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个和谐、开放、多元、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并赋予一定的载体交予学生.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其扎根在每个学生的思想里面,使得从这个学校里出来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熏陶,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也正是这点不仅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可以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校园文化的内核,就是校园文化中最深层的、决定整个校园文化各方面物质的东西,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即基本的 教育关系 ,包含教育资源分配关系和教育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生态的适合人的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是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4)高校和谐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气氛、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以及人们共同行为方式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生活在这个区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确、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尤其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持久影响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的载体.学校品牌的生命是质量,品牌的灵魂是文化.当校园文化形成高品质,具有本校特色,形成一种定势价值取向,它就会被师生共同认可,就会以一种 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来沟通师生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品牌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鉴于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思想导向功能,其建设是非抓好不可.生态校园文化的内涵也随着发展和丰富,既传承了学校的文化传统,又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原有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的基础上繁衍出危机文化、市场文化、质量文化、感恩文化、激励文化、服务文化、活动文化等丰富的内涵,这些文化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推动了学校向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发展. 1.1.2 问题的提出 用生态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问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正如余谋昌教授所言: 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与生命有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已越来越收到学术界的重视. [2]生态文明观的本质内涵被高度概括为: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一观念所蕴含的价值观、发展观和基本原则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只从环境层面而不从文化、教育层面来倡导生态文明是行不通的.正如现代生态学不再局限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而将世界看作是 人――社会――自然 的复合生态系统一样,生态文明观念从生物外界环境系统渗透到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从而使人们能够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问题,包括高等教育问题,甚而用以研究校园文化. 研究自问题伊始.通过查阅生态文明观与生态校园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当前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现状,我们产生一些困惑.生态校园文化比之于当前一般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本质上的提升,是从物质环境层面到精神文明层面的提升.生态文明观对于体育院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其生态校园文化与其他普通院校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怎样构建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生态校园文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从大学科分类来看,教育归属民生,而体育归属文化.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普通高校相比,有共同性而且又有特殊性.怎样构建和谐、积极、上进、高尚的生态校园文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和陶冶出优秀的体育人才,为推进社会文明和民族复兴服务.本研究尝试从生态文明观视角入手,汲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归纳分析等方法来重新认识体育院校生态校园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体育院校生态校园文化的特色内容,探讨体育院校生态校园文化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体育院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2.2 研究意义 大学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支撑,这是学校的共性所在.但是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因为学校的不同而存在着各自的特色.大学如何才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设适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使师生真正理解校园文化作用,真正投身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建立起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学校目标,把师生凝聚在学校周围,使师生具有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学校的整体目标,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学校长远发展之中.可以说,学校有了独具特色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就必定能够促进学校更具活力、更好的发展和壮大.所以,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亦需要进行探索――构建新型的生态校园文化.这对于体育院校的院校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尝试从生态文明观视角来看待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从新的前沿观点来探寻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生态校园文化.这种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对体育院校校园文化进行剖析,并构建生态校园文化的研究,既有文化意义上的 高瞻 ,亦有生态意义上的 远瞩 ,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研究生态校园文化,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认识教育生态、生态文化的内涵,确立生态文明观,并以此为指导,去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3.1关于生态文明观的研究 作为一个仍在形成中的理论,生态文明观可以被视作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生态价值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在对工业文明危机的反思中诞生的.学者张琳在对生态文明观进行总结归纳后给出了其定义: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等. [3]其实,对于生态文明观的研究早已有之.国内学者如刘宗超博士1997年在他的《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4]一书中专列一章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了研究.众多学者们也分别从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地位、内容、作用、实质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了阐释,归纳总结如下. 生态文明观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环境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形成的,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球进化的生态伦理依据和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路线.在我国,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生态文明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物质生产的层面.生态文明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中,人们不能像工业文明时代那样粗暴地对待自然,而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文明地善待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同自然生态系统一道,永远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二是机制或制度的层面.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一种机制,它包括了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结构,要做到文明地善待自然,就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基础,重构经济体系,发展绿色经济,重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科技,重构文化、教育、政治等体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正与平等,消灭贫富不均,反对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也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如生态文明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等.支撑生态文明的理念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教育观、生态文化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住宅观、生态交通观、生态城市观等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内容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