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5-11-26 |
教务处完成了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贯彻 对接社会需求,尊重学生选择 、 立德树人德为先,重文强技善创新 以及 勤学苦练、真干实创 等理念;
各学院从专业实际出发,突出方案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三是教产融合、校企结合.校企合作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基地,常年与20多家企业展开紧密合作,2017年引进6家企业;
31个专家工作室吸纳业界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催生了一系列优秀作品;
校企合作活动全年达到14项,包括合作电影《嘻哈校园》和动画《魔法少女》的制作等;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开展校企联合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基地、共担教学任务、共同负责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大批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学生刘强、宋程龙、马英斌、季凯东、罗绍涵等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文化产业的希望之星. 四是改造师资队伍.为适应转型发展,通过引进企业人才、规范培训现有教师等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截至2017年7月,全校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达到482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5%,较好地满足了各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五是保证经费投入,加大实验室建设.到2017年7月,学校在教学设备上累计投入2373万元,使用国家财政资金417万元,使学校办学条件更加完善.以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先后建成了实景演播室、虚拟演播室、录音棚、 口述历史 -微电影工作室,生物传感实验室等,总投资达414.1万元.其中,演播室达到省级电视台标准,生物传感实验室配套后在国内同类院校居前沿位置. 六是改造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相匹配.学校专业与社会产业的对接,是转型发展的实质性措施.为此,我校精心打造5个专业群,一一对接文化产业,大大提高了校企结合的匹配度.
(三)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 一是对六年研究生培养经验进行总结.我校专业硕士从2012年招生,已有三届毕业生,目前在校生169人.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 服务特需人才培养项目 的验收评估中,全面系统梳理和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培养体系.2017年的培养工作取得了新成果,毕业生李超的学位论文被评为 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实现了我校的首次突破;
3项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 获省级立项;
在 京津冀高校首届研究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 中荣获3个奖项. 二是科研工作取得突破.2017年学校采取 加大力度、扶弱走强 措施,使科研工作实现了一年翻身.主要成果有: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幅度提升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课题以及获奖项目的奖励力度,国际传播学院程宇静博士成功获得教育部课题,学校给予4万元配套资金;
修订了教师科研能力考核办法,明确了科研标准、任务量以及考核评估方法,使教师对科研工作有了方向和动力.2017年校级有90多项课题、10项作品和20余部著作教材获得立项,省级课题的申报和立项数量均比2016年有大幅度提升.教师盼望多年的《河北传媒研究》公开出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2018年将更名为《传媒与艺术》由中传出版社出版;
另外《新传媒》学术图书,每年有我校2个专辑,为教师发表学术成果提供平台.
(四)拉开审核评估序幕,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按照教育部安排,我校2015年合格评估通过后,2020年要进入第一轮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不同,合格评估看重结果,只要最后达到标准就可通过.而审核评估看重过程,重点审查每年的数据报告、质量报告与当年建设情况和发展实际的符合度.如果发现作假,将一票否决.所以审核评估不是评估时一次通过,而是必须保证年年通过.为此学校从2017年启动审核评估. 一是完成了审核评估的顶层设计.先后下发了两期《审核评估学习材料》,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