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8-08-15 |
打假'
好不好? 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全都盯着大屏幕,等待着下一个问题的出现.这时我将题目展示给大家看. 甲车4小时行240千米,乙车3小时行150千米.写出甲车与乙车速度的比. 解法(1)解法(2) 240÷4=60(千米)1÷4= 150÷3=50(千米)1÷3= 60:50=6:5?3:4 两种解法中哪个是假解法,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到底应该打掉哪种解法?经过一番讨论,班中分为三派:一种认为应该把(1)去掉,另一种想法认为应该把(2)去掉,还有少部分人犹豫不决,认为(1)(2)都有道理,分辨不出哪个对哪个错.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全体学生举手表态,然后派出代表阐明理由. 保留解法(1)的学生说: 我先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然后用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再化简,就得到了6:5. 保留解法(2)的学生说: 甲车4小时行240千米,我把240千米看作单位
1 ,平均分成4份,甲车1小时行的占全程的,同样道理,乙车1小时行的占全程的.所以解法(2)是正确的. 这时犹豫不决的那几个人突然举起手来: 老师,我知道了.解法(2)是不对的.甲车所行的路程是240千米,乙车所行的路程是150千米,两个路程不相等,不能用同一个单位'
1'
来表示,所以它是错的. 老师,我给他补充.如果把150换成240,那么这道题就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计算. 是这样吗?大家来动笔算算,验证一下他的结论对吗? 我说.孩子们立刻拿起笔来快速的计算,最后验证他的说法是正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繁琐的或者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却认为它们是正确的简单的.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面对学生的一次次 节外生枝 ,是不受这些枝节的扰乱,赶快去完成教案,还是及时地调整预设的教案,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理由,解释自己的推断.预设应该服从于生成.从学生精彩的回答,飞扬的神情中获知,原教案搁浅并没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终止.相反,自由的想象,热烈的讨论,大胆的发言,充分的阐述,引出一次次精彩,掀起一个个高潮. 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错误,有时是学生产生的,有时也有可能是老师产生的.出现错误并不可怕,我们要及时地识别错误,要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要将错就错地引导和化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往往会另辟蹊径,不落俗套,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新意,产生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去感悟,去营造错误给课堂带来的涌动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吧! ? 在数学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小街小学? 朱薇 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以学生为主体 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