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 2019-07-08 |
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建设目标 1.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学院(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2.本项目重点支持学院(部)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二)建设内容 1.培养目标.重点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验;
2.培养内容.重点围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创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验. 3.培养形式.重点围绕分段培养、跨专业培养、跨学科门类培养,校际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合作培养、区域教学体联合培养等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验. 4.培养制度.重点围绕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
(三)申报基本条件 1.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同时,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先期建设基础;
4.学院(部)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5.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四)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具有高级职称.
六、在线开放课程
一、建设目标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分批建成若干能代表我校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教学水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我校优秀课程及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较高热情,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依据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将知识碎片化并重新设计编排,能够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辅助工具组织教学. 2.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必须是为本校学生授课的本科课程,课程建设基础较好,课程内容适合采用 混合式教学 模式,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PPT、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业、测验、讨论、辅助学习资料等)有一定积累. 3.课程能按需要组建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和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对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较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有时间和精力投入. 4.鼓励省级以上精品资源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已经先行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课程积极申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建设任务 立项课程要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重新规划课程内容和结构,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做好教学设计,完成以下建设内容: 1.编写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学时、教学大纲、主讲教师和助教团队简介,以及对先修课程的要求、学习目标、学习要求、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等. 2.设计知识点 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教学单元(章和节),每个教学单元依据内容逻辑设计成若干个微单元(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组织讲授内容. 3.制作授课视频 按知识点拍摄视频,根据内容选择最佳的视频呈现形式.每个知识点的视频时长一般为15分钟.每1个学分当量的课程学时应不少于16学时,每个学时教学视频长度不少于25分钟,或者整门课程的教学视频总长度不少于400分钟.文件命名系统、清楚.片头片尾尽可能短.音频清晰,吐字清楚,语速适中,授课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单独设计课程字幕,有条件的可提供英文字幕.具体视频制作要求请参考《东莞理工学院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建设、上线与运行管理规范》. 4.设计测验和作业 为每个教学单元设计配套的随堂测验、单元测试及解答.可在视频中穿插随堂测验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单元测验和阶梯式作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观题可引入学生互评的方法评阅. 5.设计讨论区 设计与知识点对应的论坛主题,确定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的形式.可设置专题讨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可设立有助于学生学习组织、反馈及改进的主题. 6.扩展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包括文字讲义、补充讲义、经典案例、学习建议、常见问题解答、教学中用到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以及电子教材、有关参考资料、选学内容等. 7.设计线上作业、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内容. 8.课程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