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9-07-11 |
(四)免除借读费,教育经费不足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规定: 流入地政府要制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1]因此,在实行 一费制 取消借读费后,进城读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激增,使得城市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负担急剧加重.教师人数要增加,师生的公用经费要增加,以前政策允许收取的借读费是学校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重要来源,而免去了学生的借读费,政府也因财政困难不予补助,导致学校的经费更加紧张.据我们对宜昌市的调查,仅2006年秋季开学就减免农民工子女借读费551.45万元.[2]因此,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政策实施后,进城读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激增.有很多农民工并不是因为打工而带孩子进城读书,而是为了孩子能分享城市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进城务工.更有甚者,有的农民工进城多年,已成为 富人 ,仍要享受减免政策,致使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出现办学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对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分割,流入地居民排斥外来人口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上学之所以成为一个 问题 ,从根本上说,是现行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是指伴随着建国后的工业化进程所形成的农村和城市差异巨大的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他们难以获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不仅他们本人,包括他们的子女也因此难以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城市居民与农民工融合难,因此,一些公立学校明明处于闹市居民区,辖区内学生本不该少,但在被确定为流动人口子女定点接收学校后,就近的非定点接收学校服务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大量涌入这些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人数逐年增多,学生较差的生活、学习习惯和社会地位以及由此引申的所谓教学质量的下降,使得城市人从心底里就觉得不能接受.家长担心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会沾染一些 坏 的习惯. 伊牧师是个在中国传过二十多年教的老教师.对于中国事儿,上自伏羲画卦,下至袁世凯作皇上,(他最喜欢听的一件事)他全知道.除了中国话说不好,简直的他可以算一本带着腿的 中国百科全书 .他真爱中国人: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总是祷告上帝快快的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
他含着热泪告诉上帝:中国人要不叫英国人管起来,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 因此,不惜花钱将孩子送入私立学校或是交借读费就读其他公办学校,目的只是让孩子远离这些流动人口子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政府的有效供给滞后 在现代社会中,义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投入,必须由国家政府来提供并做好,保证职责到位.[3]相比较于城市子女教育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在现有的义务教育体制下,这种流动的教育需求并未进入政策制定者的视野,几乎没有为其留下足够的空间.其次,农民工绝大多数采取的是临时居住方式,各大城市的城乡结合全部是其相对集中的地带,导致了在办学条件上与公办学校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产生.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只有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前提下,走均衡化发展道路才能满足此种教育需求.而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对农民工子女而言,反映在学习上便是基础教育较差,加上农民工子女的来源地很广,其文化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禀赋与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此种多样性都被认为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使得公办学校在招收农民工子女时内部动力不足.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特殊需求,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作出相应的有效调整,从而形成了供给滞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