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07-11

(三)农民工收入低,教育的基本投入明显不足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大部分人从事的是体力性工作,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经济状况差、居住条件差,他们中大多数或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或住临时工棚,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孩子甚至没有一个学习的书桌,孩子在这样的 家 中根本谈不上什么学习环境,很多学生放学后宁愿留在学校、留在教室做完作业后再回家,因为教室有明亮的灯光和自己的书桌. 进城务工农民家庭大多数处于经济窘迫的状态,所以,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是微乎其微的.由于经济状况的限制,学生家庭在教育上的基本投入明显不足,以家庭拥有图书量这一点来看,我们所调查的宜昌市某接收农民工子女的中学,2006年秋,学生家庭图书拥有量少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5.3%,而家庭图书量多的仅有15.0%,家庭图书量无的有9.7%.[2]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最显著的差距表现在英语科目上,而学习英语所必须的录音机仍有24.2%的学生没有.而作为现在城镇学生学习基本配置的电脑,对于广大农民工子女而言更是遥不可及.对于音乐、计算机、美术等学科更是一片空白、甚至从未接触过.

(四)家长教育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 广大农民工家长文化水平低下,为生存而忙碌,所以学生的家庭教育十分匮乏.所以几乎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与疏导,导致一些孩子疏于管理,有些孩子甚至晚饭都吃不到口,作业更是无人督促了.进一步走近这些孩子,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流动学生中甚至存在着 流动儿童 和 留守儿童 的双重身份,父母亲把他们从农村带进城市,让他们在这里读书,而自己又去更大的城市打工. 据我们在宜昌市某接收农民工子女中学的调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学生家长是微乎其微的.2006年秋,该校学生父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14位,母亲只有9位,而家长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初中以下)却占了大多数.这一现象在农民工家庭极为突出,特别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不到10%.[2]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母亲的智力因素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能够主动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只有44.3%,对孩子有一定辅导能力的只有42%,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很难在家长的有效督促中进行.

三、城市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1]那么是不是这样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呢?我们可以看到随之而来又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能否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共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能否解决今天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系到明天城市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要真正解决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已不单单是教育问题,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政策、社会保障、城市建设、教育改革、社会综合治理等许多相关领域.

(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流入地居民应提高认识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的 城市中心 的价值取向,[4]各流入地往往已习惯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的人口来认识和思考,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理所当然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因此,流入地居民要转变观念,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而且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及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这不仅可以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而这本身也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