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9-07-14
个人研修计划 姓名 吕魁 教龄

16 工作单位 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 教学班级 八年级2班 此次培训过程中您想要解决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

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计划在教学实践中上的一节课的名称 《背影》 研修目标 1. 掌握读读写写和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研修主题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实施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幅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罗中力)(屏显),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艰辛的父亲,沧桑的父亲等.苍老的父亲形象,深邃的眼神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皱纹、眼神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出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他代表作还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2.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下面大家看屏幕,预习时我们有没有关注这些词?读两篇,并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出示) 祸不单行 奔(bēn)丧(sāng) 满院狼(láng)藉(jí) 惨淡 典(diǎn)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亏(kuī)空(kong) 蹒(pán)跚(shān) 踌躇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4、重点字词的检查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2、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理清文章结构

4、思考 :文章的课题是"背影",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齐回答)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