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14

贬谪,好一个贬谪,贬谪中苏轼笑出了万种风流.紧接着我又问 我们今天可以从苏轼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最后我是这样总结课文: 苏轼遭受各种政治迫害时,始终保持着乐观洒脱的情怀,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可见儒家思想是苏轼的精神主流,佛老思想是他超越苦难的武器.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各种挫折时,应向苏轼那样泰然处之、潇洒从容.无论是人生的逆境,还是春风得意的顺境,都能坦然面对,有荣辱不惊的大气,不计较得失的潇洒.风雨改变不了苏轼,同样也改变不了我们. 同学们感慨良多,忍不住鼓起掌来…… 语文教学之目的,绝不是传授立刻见效的功利知识,而是着眼于心灵的成长,代表的是人文关怀,有着非功利的完善人格和发展自我的价值.这些指向精神层面的财富,即便没有物化为可见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贵的.让我不禁想到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池塘清得像明镜一样,才能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语文教师只有经常渗透心育,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焕发神采. 二.充分发挥写作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宣泄、提升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广阔的空间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也是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渗透的一个突破口,将写作作为学生心理、情感的反光镜,通过指导学生写好宣泄情感、迁移情绪的作文,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心理指导,这一点也是值得做进一步探讨的. 记得高一时有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可是,大家作文时却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面对一个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我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深切关怀且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之后让学生观看《我带母亲上大学》视频,领略视频中精彩的瞬间,也是形象的定格.接着看《拾馒头的父亲》这篇文章,让人始终忘不掉的是儿子的纠结和父亲的隐忍,但是却在看见窗外伫立的父亲的那一刻明朗了.这就是亲情的力量.这样,同学们的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很多同学坦诚说出平时对待父母一些不对的言行和态度,表示今后一定要理解、尊重父母.这堂课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亲情的力量恰恰存在于这平淡之中,让他们认识了亲情的可贵,得到了亲情的教育. 其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驼背的父亲》: 当我回到家,他已被装进棺材,我久久地凝望他……背腰还是那样弓,头露出了浅浅的棺口……当我走到祭幛外,便响起了几声咔嚓声……我知道,大伯和二叔把他压到了棺底!压断了他的脊梁,压直了他的身体.我再也无法控制,大声悲哭起来,泪水滚滚淌落.我端来了一盆热水,扶起了他,用温热松软的毛巾擦那皱纹满布的伤脸,僵硬的乌唇…… 本文从驼背父亲死后压断脊骨以便于平躺在棺材里入殓,以及 我 被震颤后爱心忽有发现的生活细节展开去,从而含蓄地表达出深沉的父子之情.可见文章感人至深,在于作者用心去体验生活.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首先要进行生活积累,用心去看去感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也有感人的力量. 此外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的方法,既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宣泄场所,又可以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常扫心中的 积尘 ,使之排泄不良的情绪,并通过它们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我经常在作文中给他们一些励志性的评语.如 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奇迹. 只要你一天没有放弃,那么你就还没有失败. 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以及孟子的 四端 说、君子有三乐来激励他们,让他们的心灵如沐春风,走出 低谷 ,做学生的知心好友,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新大纲中提出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心理教育对语文学科渗透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渠道是多种的.心理教育中的挫折教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创造力的培养教育,都可以很好渗透到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去,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切合点.所以在教学里则应充分挖掘活动点,给予学生多种实践活动机会,这些实践活动,一定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