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 2019-07-15 |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中间变量.货币政策调节措施的作用效果,往往是在一定时期之后才能观察到,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并不能及时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这样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不能及时被预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必须设置中间目标.中间目标是指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在实现最终目标之前具有传导作用的中间变量目标.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判断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示变量;
中间目标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以及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控制变量. 1.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根据通常的标准,中介目标的采用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中央银行能够加以控制,即可控性.具体是指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准确、及时地对中间目标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有效地贯彻其货币政策意图. (2)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取得有关中间目标的准确数据,据以分析和检测,即可测性.具体指一方面中间目标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另一方面,数据较容易获取. (3)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它的变动一般能引起最终目标做相应的变化,即相关性.如果中间目标变动不能引发最终目标的变动,则货币政策无效.但是只要能达到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在接近或实现最终目标方面遇到的障碍和困难较小. (4)中间目标在影响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受干扰程度较低,即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如财政政策、经济和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选取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实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之,货币政策工具才能有效的实现最终目标. (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由于各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同,货币当局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不同,所以选择何种中间目标也必然有区别.所选取的中间目标关键是要与本国的经济和金融体制环境相适应,才能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2.主要中间目标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准备金.由于基础货币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和收缩的基础,所以也叫做高能货币或者强力货币.基础货币能能够较好地满足中间目标的要求,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中间目标.首先,它的可测性较强.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其数额随时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很容易掌握.其次,它的可控性强.流通中的现金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随意控制银行准备金中的非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虽不能完全控制但可以通过贴现窗口进行目标设定,并进行预测,也有很强的可控性.最后,它的相关性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只要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也就等于控制了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也是较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首先,各国对货币供给层次都有较明确的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反映在央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方便测算和分析;
其次,在可控性方面,现金直接由央行发行并进入流通,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央行也能有效控制各货币层次的货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