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16

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久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

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在《风筝》的后半部分,当已是中年的 我 追悔过去时,鲁迅用了两个词组―― 幼小时候 和 少年时代 ,明确地标识出这一事件发生之时 我 的年龄段, 我 也只是个远未成熟的孩子.故事由此被作者导入隐含的 儿童视角 中.如果说这里所引的第一段的叙述还混合着中年的的回溯眼光的话,那么随后的两段则是牢牢限定在 儿童视角 之内,完全以这个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也以孩子的思维展开. 破获秘密的满足 、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的逻辑判断,都绝不是 家长的神情,动作和思想活动 ,而只能是与少年的思维水平相契合. 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 ,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打架得胜后的孩子的得意心理. 由于 我 和 我 的 小兄弟 都是孩子,我们就需重审两个人物间的关系和这一事件的性质.这只能算是一个 有出息 、年长、力气大的孩子与另一个 没出息 、年幼、力气小的孩子之间的摩擦,与传统礼教家庭中 长幼有序 的伦理道德关系不大. 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 ,最多也只能算作 幼小 对 幼小 的虐杀,谈不上 封建宗法思想 影响下的 长者 对 儿童应有天性 的虐杀,至少不是 我 作案 时的心理.而且从旁观者的角度讲, 我 的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孩子犯错本就很正常,更何况 不知者不罪 ( 我 是中年时 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风筝》的重心恐怕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不在于对幼者的虐杀,而是幼者对虐杀的忘却. 平安旧战场:作为修辞的 忘却 与 宽恕 我 忆起了儿时的这段往事,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心情沉重,于是寻找补过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痛改前非,允许弟弟放风筝并与他一起放,却因时过境迁而已成幻想.只有第二种方法可行,就是求得弟弟的宽恕. 我 找了个机会向弟弟表示歉疚,期待着他的原谅,然而他的反应却是: '

有过这样的事么?'

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 弟弟什么也不记得了,让 我 的补过变成一场空.巨大的心理落差, 我 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接下来的这句略显突兀的话,或许是《风筝》中最为费解,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句: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若想触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首先弄清其中的每一个单词的具体意义与感情色彩.在这短短的一句里,密集地排列着几个在鲁迅笔下十分常见却用法特殊的词语――忘却、怨恨、宽恕、说谎.只有将这些词语历史化、具体化,也就是把它们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和鲁迅作品的整体谱系纵横而成的坐标系中,才能破译出它们究竟具有怎样的修辞意义.下面的考察将以 忘却 和 宽恕 为中心,兼及 怨恨 和 说谎 . 第一个关键词是 忘却 . 忘却 指涉的是一种状态,与此相关的人性(国民性)的特点是 记性不好 .仅在1924―1925这两年之间,鲁迅就曾多次谈及这一问题.在鲁迅这里,记性不好并非是生理层面因人而异的大脑机制问题,而是直指心理层面那种与鲁迅所强调的 韧性 相对的卑怯与麻木. 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