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 2016-02-20 |
3 打我打我:现代谋杀艺术 一 一百多年前,第一部警匪片诞生,爱德温.鲍特 (Edwin S. Porter )导演的《火车大劫案》 (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用十一分钟时间非常流畅地讲述了四个匪 徒抢劫一辆火车,之后被一夥巡警击毙的故事. 除了电影初期的伟大技术,这部电影令人难忘的是它 的灰色基调.匪徒劫车后,有人去向巡警报案,而这夥巡 警当时正在一个酒吧寻欢作乐,甚至乘兴放枪.之后,巡 警人多势众击毙匪徒,随后便蜂拥到匪徒散落的财物上. 更暧昧的是,警匪打扮基本是一样的,这也使得电影的最 后一个镜头成为悬疑. 电影结尾,整个银幕顶格展现一个人物正面特写,他 举起枪,面对观众开了一枪,然后直接落幕.因为在前面 的抢劫和追逐中,人物面部没有特写呈现,所以,开这一 枪的到底是匪徒,还是警察,一直各种版本.不过,不管 是匪徒还是警察,这一枪都让当年的观众非常不适,让今 天的粉丝非常兴奋,因为这一枪,打开了正与邪的道德灰
4 毛尖?夜短 梦长 色地带,之前的子弹是为了抢劫或反抢劫,这最后一颗子 弹不是,什麽都不是.它是射向无辜观众席的无名子弹, 来自没有人可以预测谁也说不清来龙去脉的现代丛林,这 一枪,就是现代银幕谋杀的第一次枪声,预告了再也封不 住的伤口. 一代侦探小说大师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曾经说: 「将双脚跷在办公桌上的弟兄们知道,世界上最容易被侦 破的谋杀案是有人机关算尽、自以为万无一失而犯下的谋 杀案.让他们真正伤脑筋的是案发前两分钟才动念头犯下 的谋杀案.」如此,福尔摩斯也好,波洛探长也好,面 对残酷大街上突然飞出来的子弹,裹紧他们的风衣,退 场了.古典侦探从裙撑时代积累的各种高冷知识,再也 用不上,因为穷街陋巷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突然成为 凶手.现代凶杀,如同《火车大劫案》中的最后一枪, 凶手自己行凶,自己揭露自己,而在这个世界上,唯一 能把他们绳之以法的,不是法律,不是道德,也不是良 心,是他们自己. 三四十年代的黑帮电影和黑色电影有很多此类表达, 电影从第一人称展开,追溯只有罪犯自己才能揭开的谜 底.1944年的《双重赔偿》 (Double Indemnity )即是一个著 名例子.电影一开头,导演比利.怀德就让男主脸色苍白 地踉跄进上司的办公室,对着答录机自曝犯罪过程:受蛇 美人的蛊惑,为了帮她拿到十万元的双重赔偿,杀了她 打我打我:现代谋杀艺术
5 丈夫.说实在,对於现代观众来说,这样的情节几乎只是 凶杀的前菜,不过,正是因为菜鸟杀人,才躲过了老法师 的火眼金睛.而在这部电影中,出演老法师的还是一代枭 雄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罗宾逊当年在《小凯撒》 (Little Caesar,
1930 )中的表演,直接缔造了影史第一代黑 帮大佬的眼神、语气和作风.可惜,罗宾逊没想到,犯罪 的恰恰是保险公司里业绩最好自己最看重的属下.影片最 后,讲述完自己犯罪经历的奈夫因失血过多栽倒在地,罗 宾逊上去帮他点了一支烟,在隐喻的意义上,一代黑道王 者或许会有些感叹:好男人居然也拿起枪了. 这是一个新江湖,老派杀人犯得接受新丛林新成员. 用《喋血双雄》的台词来说就是,「这个世界变了,我们 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而在老牌杀人犯和老派杀人被扫 入历史前,英国人要为他们献上最后的悼词. 二 四十年代末,英国有一部电影杰作,对老派谋杀进 行了集中的戏仿和嘲弄.《仁心与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