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 2019-02-09 |
1 ] ,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读理论原 典.教材只是指南不能取代原典自身.当学生捧 着这些经过后人阐释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史教材时, 他所获得的最多也就是某种模糊的概念框架,无 论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是经典的理论文本,经过 教材体式的解读后精神意韵必然有所流失,作为 精华部分的原典则被略过.很多前辈学者甚至不 愿意将古老的经典文本如 《 诗经》 、 《 文心雕龙》 等译为白话文,原因在于这些文本一经翻译之后 自身的魅力和内涵大打折扣.将古文今译尚且有 如此折损,教材体式的讲述和原典更是判若云泥, 这一类的讲述也因讲述者的造诣而参差不齐,长 此以往,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专业核心竞争力必 受影响. 论者以为,中文学科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 教学离经典日渐疏远.有研究者者指出,偏离经 典的表现有解构与颠覆经典,经典接触浅层化, 代读经典的 稀释化 等若干形态[
2 ] . 《 大话西 游》 、《 水煮三国》 、《 麻辣水浒》 、《 细说红楼》以及《Q版语文》 等固然是对传统解读的解构,但 能够解构的前提必然是对对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种 恶搞 经典的形式虽不值得倡导但却无伤 大雅.至于代读经典,不必要夸大它的 严重后 果 ,导读有导读的好处,易中天等人的代读实际 上是拉近了读者与经典的距离,因为经典自身具 备一定的难度,无人引领确实难以一窥堂奥.真 正构成问题的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的 功利主义阅读,其直接后果就是对经典的疏离, 因为经典的功效并非立竿见影,没有多少人有耐 心去细致玩味.兼之手机广泛使用导致的异化, 网页片段的阅读取代了深思熟虑,功利主义的社 会风气早已悄然侵入象牙塔. 研读经典是学问的正途,这一点已被诸多有 识之士所指出,如尤西林认为原典阅读受到了诸 种概论模式的挤压,而研读经典文本的能力才是 文科生的基本考核指标[
3 ] ;
曹顺庆倡导以阅读中 国文化原典和西方文论原典的培养方式[
4 ] ;
刘梦 溪认为重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赖于文本的经典 阅读,文化典范的熏陶和礼仪文化的熏习[
5 ] .但 经典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回归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论者以对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为例, 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以经典为教学中心 的计划.
一、重视图像叙事的引入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 读图时代 的到来成 为现实,今天这个时代,文字已经让人感到 厌倦 ,图片的丰富鲜活则刺激着读者的眼球.当下 也是一个视觉欲望畸形膨胀的时代,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已经强势攻占了诸多大学生的生活 领地,语言符号的魅力在不断弱化,读者的阅读 能力也在不断退化, 一心只读圣贤书 俨然成 为历史的陈迹.文化工业的扩张使得众多文学作 品被影视 殖民化 ,愈来愈多的文学经典被搬 上荧幕转换为图像产品,这无疑助长了读者凭借 图像媒介理解文学名著的风气,看起来似乎是读 图的趋 势远胜读书的乐趣,这种现象是堪忧的[
6 ] .文学消亡论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毋庸置 疑的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确实使得文学的艺术 形式发生了转变,也有不少学人撰文批评当今的 时代是一个 阅读之死 、 文学之死 的年代. 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当下的图像阅读、网络阅读 是一种浅而轻的阅读,其导致的结果是思维障 碍.但不可否认的是图像叙事可有效弥补语言符 号叙事的不足,视觉的直观生动性有利于刺激读 者了解、阅读的欲望. 读图时代 的不期而至 未必就全是坏事.从审美的角度看,语言符号与 图像各有特点,图像与语言符号可以形成 互文 性 的关系.语言符号具有抽象性,在被阅读的 过程中召唤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体验,而图像则 将语言符号的内涵直观形象化,给阅读带来视觉 上的冲击和快感. 对比一下就会知道,即便是百度、谷歌、维 基百科等介绍词条内容时都会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告诉读者,反观我们的各类教材资料,在形式上 远不如网页有图有文那样丰富多彩,这就不怪学 生获取知识时宁愿百度百科了 ( 此处暂且不讨论 其信息是否可靠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表示文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