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 2019-07-11 |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译学从无到有, 从尴尬的角落登堂入室,几乎步入了学术殿堂的正殿,这着实令我辈从事 译学研究的后进深受鼓舞.但在深受鼓舞的同时,笔者梳理了一下译学近 三十年来的发展,却又倍感不安,因为我们发现,在热热闹闹的大好形势 背后,确实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 重视并及时妥善地加以解决,很有可能会令译学这个羽毛未丰的学科停滞 不前,乃至面临新的危机. 回首刚刚过去的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颓废的工业文明留给了人 们太多的思考,自然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确立科学理性的现代精 神为己任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遭遇了最激烈的解构.在自 然科学领域,牛顿的经典力学继
19 世纪受到热力学的挑战后,再次受到 量子力学的挑战;
在哲学领域,先是尼采宣告上帝的终结,继而是海德格 尔(Martin Heidegger)对主客二分的颠覆,接着又是解构主义的解构;
在 文学批评界,解构主义宣告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诞生在这样一个背景 下的翻译学,先是准备走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子,但很快就开始转向了,而 且一转再转,在还没有完成建构的情况下,就遭遇了解构. 恰如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理论消解了柏拉图以降两千多年西方 形而上学所固守的逻各斯(logos)中心论,打破了二元对立,动摇了结构 主义一样,包括解构理论创立者雅克 ・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内的许 多学者将解构主义思想运用到翻译研究,突破了既有的思维模式,拓宽了 狭隘的研究视野,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形成了独特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文化派翻译观、后殖民翻译理论以及 食人主义 翻译理论等,与描写翻 译研究学派及德国的功能派一道,颠覆了中西方传统的翻译概念、原则及标 准,对翻译、翻译教学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作为一名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笔者不仅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冲击和影 响,而且深信任何一个站在大学讲台上讲授翻译课的同道,也肯定会和笔 者一样感受到这样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如何面对 何为 翻译 译文要不要忠实于原文 如何衡量翻译质量的优劣 这样一些无 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而众所周知,上述后起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对这些问 题做出了与传统翻译理论(本书所说的传统翻译理论不是从纯时间概念上 界定的,指的是自翻译研究学派以降的当代翻译理论,因而,诸如奈达的 等值翻译理论并未归入当代译论之列)截然相反的回答.在颠覆与被颠覆 的理论之间,我们该作何选择?选择被颠覆的传统理论,难免显得落伍, 跟不上学科前沿的发展,而如果选择后起的颠覆性理论,一上来就宣称翻 译无须忠实于原文,翻译就是改写,那么接下去的课就没法上了.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时下抱怨翻译质量下滑,谴责粗制滥造现象的文 章频频见诸各种媒体.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著作、科普读物,都不 乏 硬伤 累累的劣译:
2004 年8月24 日的《南方都市报》载文指出,网友指责译林版 《魔戒》系列的 《魔戒再现》 、 《王者无敌》两卷书中翻译错误至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