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 2019-07-17 |
7 者,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世俗谛性. 又如经云: 胜 义谛者,尚非心识所行,况复文字. 等.若对此等说 法,心想: 一切所缘既已退尽,有何所证呢? 不应 说此未现离戏方而仅显露自己内心意想的文句, 自诩秉 持甚深经藏,此唯以有违甚深法义的自过,暴露人前. 若对演说无缘、离戏等,都加以谛实、胜义等简别 后,实际唯以寻思者心中所易现者来释经续一切诸义, 此诚属不应.大乘经不共所诠义并非寻思所能思议,超 越情量的胜智行境尽皆沉没已, 唯以分别识所行境为了 义,此是否为奉事大师和圣法?还当深思. 为此之故,在我这等寻思者的观察前,虽也现出种 种知境,然每当略作论释时,对彼等论义如此解释,除 依照昔日具眼诸大德所说而秉持外,于彼明明未说者, 丝毫也不得自创新说――我是如此甚为殷重而考虑的. 世亲阿^黎曾云: 大师世眼久已闭,堪为证者多 散灭,不见真理无制人,由鄙寻思乱圣教,自觉已归胜 寂静,持彼教者多随灭,世无依怙丧众德,无钩制惑随 意转,既知如来正法寿,渐次沦亡如至喉,是诸烦恼力 增时,应求解脱勿放逸. 忆及此语后,我也唱和一偈: 为时逼迫如我者, 已说深义知音稀, 然佛知我心意净, 心向大师与圣教.
8 般若文库・辩答日光 如上所述,对于 胜义非心境 见如此承许故,不 见有任何违害.譬如你说 胜义非二取识之境 ,对此 说 以二取识抉择胜义定不应理,非其行境之故 时, 承许加简别为 胜义自相非二现妄心之境 ,如此宣说 则无过.如是解说 胜义非心境 ,实际也是说全无境 与有境之见而亲证,不成否认一般所说的 是境 之义 故.随作何说,若不依文而依义,则说所许相同. 因此,若说 观察胜义谛是否是所知时,与观察胜 义中有无时, 二者未作区分 , 亦属无义. 以此处说 非境 和观察胜义中是否是境后说 非境 ,成一关要故. 其义如何?若以观察胜义之识进行审察, 则不成立胜义 是境. 如是以观察胜义之识及亲证境之实相完全相应的 胜义有境――圣智,都得不到 见境之相 ,因胜义中 如何抉择彼,需以现证胜义之智衡量彼故,胜义中若观 察,不可得境,如是以亲证胜义智慧亦不见境相,二者 要点一致故. 因此,如若否认 胜义非心境 此一关要所许,则 成已许胜义中真实性有所缘义. 如是抉择胜义与圣智亲 见的状况,说其关要为一,对此斥责未分时位,颇显粗 劣.如同《宝积经・菩萨藏》所云: 胜义中圣者慧及 智前, 任何法若知、 若断、 若修、 若当现前, 全无所住. 辩答日光论选要
9 月称菩萨言 依名言谛说为知 ,也间接显示了真实中 超越证及能证名言. 《显句论》云: 诸圣者之胜义,是 无所说故, (胜义中)无有何者为应理、非理,对此岂 有戏论? 《入中论自释》云: 今当说胜义谛.然胜义 谛非言说境故,非分别境故,不能直接显示,当以闻者 自能领解之譬喻明彼体性. 又云: 天子!真胜义谛不 能显示.何以故?以一切能说、所说、为谁说等法,于 胜义中皆是无生.诸法无生故,无可宣说. 又云: 是 故缘真实义之智,全无有性、无性,自性、他性,实、 非实,常、断,常、无常,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