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 2019-07-18 |
20 世纪
20 年代的农村地 区, 今天的清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农田消失了,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 人口十分密集, 在9.37平方公里的面积 上, 集聚的人口有
17 万多, 其中外来人 口有9万多, 人口 倒挂 严重. 除此之外,社区类型复杂,既有 高中档商品房小区,也有外来人口聚 居的城中村,还有旧的 单位社区 . 在人口构成上,中高档小区橡树湾居 住人群多为高科技人才、商人、政府 官员、大学教授等,而其他一些小区 则居住着老城区拆迁迁移的老居民、 外来打工人口等. 地理环境复杂、居民复杂、社区 属性复杂. 在李强看来,中国改革开 放30 多年,全国社区都发生了极大变 迁,清河变化是中国几十年社会变化 的一个缩影. 从社会学上讲,清河是开展社会 治理的最好样本. 李强说. 谈小燕从本科到博士后一直在做 社区研究,一年也会数次进入社区做 调研,但真正实践起来,谈小燕深刻 体会到了研究与实践的区别. 社区营 造非常复杂.而清河,尤其复杂.
2014 年6月 清河实验 正式启 动后,谈小燕带着团队在橡树湾、毛 纺厂和阳光南里社区做比较调研,仅 在橡树湾社区,调研被拒率便高达 60%. 忙,没时间 是最常见的借 口,而 你们想干什么 则是最直接 的质疑. 人们防备心很重,连问卷都不接 受,更不用提入户访谈了. 谈小燕感 慨,难道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真的是人 们想要的么? 于是,问卷的第一个问题便是: 你们理想中的社区是什么样子? 没有预设选项,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高档社 区橡树湾、单位转型社区毛纺厂,还 是在外来人口聚集的阳光南里社区, 在统计576份问卷后,谈小燕惊奇地发 现, 邻里守望相助 竟然成了人们首 先想到的理想社区特质,其次是环 境,第三才是设施条件. 我们以为居民会要各种硬件,改 善设施等,但事实上居民更看重的是 邻里关系,守望相助的需求很强烈. 在谈小燕看来,这个答案有些出乎意 料,但也预示着某种传统的回归.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基层社 区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空 间形态上看, 商品房小区、 传统胡同、 老 旧小区、 城中村以及农村等多样化社区 并存;
从人员构成上看, 人口快速流动 使传统的熟人社会日渐瓦解, 而随着城 镇化进程, 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体制也发 生了重大变化, 由传统的城市、 农村二 元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多样. 这一切,都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 提出了挑战. 如果广大居民都 积极参与,什么样的 难题都容易解决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创新社会 治理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明确提出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在李强看来,这里有3个关键词值 得推敲:社会治理、共建、共享.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文件 中,使用的概念是'
社会管理'
,而全 会之后,使用的是'
社会治理'
,一字 之差,反映出政策取向和社会管理思 路的转变. 李强分析,管理是单向 度、自上而下的管控,而治理则呼唤 更多的社会力量 参与 . 当下中国人口超过
13 亿,城镇化 速度加快,单靠自上而下的管控,难 度越来越大.而社会治理自身就蕴含 了 共建 共享 的特征. 如果广大居民都积极参与,无论 遇到什么样的社会难题,都会变得容 易解决. 在李强看来,共建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就是在社会建设与治理 方面,全体老百姓 人人参加、共同 建设、共同享用 . 在李强看来,中国社会的特点是 政府力量强大, 往往一管到底,承担 了无边界的责任,而老百姓就处在 等、靠、要的位置上,长此以往,社 会就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 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也导 致了居民需求和政府给予的差别很 大.李强认为,需要有一部分人代表 居民表达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