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 2017-10-01 |
惟祀'
,其间的缺字最大可能是王+数字. 这个说法有相当的可能性,只是其问题在于,若如此补入缺文,因为缺文只有四个字的位置,那么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松鼠所言 '
惟祀'
,其间的缺字最大可能是王+数字 ,次级选择则是 惟廿祀 、 惟卅祀 等,而不大可能是松鼠所举诸例中的 维二十三祀 、 维三十有五祀 、 惟十有三祀 等情况,这就会面临一个明确的问题,即若按松鼠的思路补入缺文,那么此王必不会是周武王.因为从《厚父》下文来看,篇中的 王 被厚父称为 天子 ,那么若此王是周武王,则只会有 惟十有祀 这样的情况,而不会是松鼠所言 '
惟祀'
,其间的缺字最大可能是王+数字 . lht于简帛论坛《清华五〈厚父〉初读》帖40楼提出 根据古书篇题取首
二、三字之惯例,简1首二字似应作 厚父 .前二句是史官之笔,记叙事件之背景. 这样的可能性当非常低.以当前所见,即便将《尚书》、《逸周书》和清华简《书》系诸篇都加在一起, 篇题取首
二、三字 的也仅有《高宗肜日》、《微子》两篇而已,而象《祭公》、《芮良夫》、《箕子》、《太子晋》、《君]》等篇题与《厚父》类似的篇章,其篇题皆非取首简首
二、三字,也就是说,《书》系篇章的篇题,绝大多数都不是 篇题取首
二、三字 的形式,那么同为《书》系篇章的《厚父》,篇首即 厚父 二字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很低很低了. 赵平安先生《〈厚父〉的性质及其蕴含的夏代历史文化》文指出 《厚父》有与《梁惠王下》所引《书》相似的文字. 对于该段文字,程浩先生《清华简〈厚父〉 周书 说》、李学勤先生《清华简〈厚父〉与〈孟子〉引〈书〉》皆已有讨论,但程浩先生《清华简〈厚父〉 周书 说》文中所言 《牧誓》为武王所作,《君]》、《酒诰》、《康诰》、《蟋蟀》皆出自周公之手,《召诰》之作亦在周初.《厚父》的用词与上述几篇多有互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篇的时代. 甚误(这种先是无条件地预设传世文献中 《牧誓》为武王所作,《君]》、《酒诰》、《康诰》、《蟋蟀》皆出自周公之手,《召诰》之作亦在周初 ,然后再以出土文献来攀附的方式,明显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所举传世文献的成文时间,该作者并未详证,也未举出任何他人的严格证明),他专门提到孟子 于武王之德,则称引了《厚父》中的这句话,并且说明了'
此武王之勇也'
也并非《孟子》该段内容的原意,《孟子》文是 《书》曰:'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 不难看出,所引《书》的内容实际上是相当于 一人衡行于天下 的,而后文 武王耻之 则意味着周武王对这种 一人衡行于天下 的状态的否定,所以下文才有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换言之,《孟子》所引的《书》最有可能是商纣王之辞.由此推论,在《书》类的某逸篇中,很可能记述了据传是商纣王引用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 旧说后加上了自己的观点 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因此武王才耻之.故而,程浩先生据对《孟子》原文的误解而推《厚父》篇为《周书》的说法,实不能成立. 整理者言: 《书・太甲上》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