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7-10-16 |
2017年5月9日 融水苗族自治县201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状况,编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我县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处理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点与面的关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监控,不留地质灾害防治盲点或死角,做到防灾避险工作全覆盖.
二、重点防范期及区段
(一)重点防范期.根据自治县气象、水文、水利部门提供的《融水区域主要降雨值表》,我县每年平均有暴雨7―8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出现在4―8月,占全年降雨总数的87%,以6月最多,7―8月次之,每年山洪暴发平均3―5次.因此,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4―8月.
(二)重点防范区段.根据我县的地理、气象及地质条件,地质灾害防范区段大致为: 1.县城以北的中低山地区,特别是变质岩出露地区,山高坡陡,山体坡度35―55°,上覆残积层以含碎石粘土或碎石土为特征,厚度1―3米,结构疏松,强度较低,下伏变质岩是不透水层,大气降雨下渗后在松散层内转移,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重点防范区段,包括杆洞、同练、汪洞、三防、滚贝、洞头、安太、怀宝、四荣、白云、安陲、大浪、香粉、良寨、拱洞、红水、大年等乡(镇). 2.县城以南的峰林区,不少建筑物依山而建,石山由可溶蚀的灰岩、白云岩组成.由于山坡较陡,山体上各种裂隙发育,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形成危岩,主要地质灾害灾种类是危岩崩塌.融水镇、永乐乡、和睦镇的石山区及融江沿岸(特别是侵蚀岸)是危岩崩塌、边岸崩塌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段. 3.随着矿山开发,新开公路、新建水电项目等人为工程活动的日益加剧,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塌岸、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因此,该类工程项目所在地同属重点防范区域.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经2010年普查登记,全县共有200 个行政村(社区)1227个屯,63571户、270762人生活居住地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自治区国土厅2013年委托广西水文队的调查和2015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相关资料显示,我县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19处,威胁人口15265人(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1处,大型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7处,中型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23处,小型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488处).2017年列入区级重点预防地质灾害易发区25处,列入区级重点预防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7处.灾种类型:滑坡165处,不稳定斜坡71处,泥石流13处,塌岸、危岩崩塌267处,地面塌陷、地裂缝3处.上述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分布于教育22处,水利26处,交通253处,经贸8处,住建1处,电业1处,旅游4处,林业13处,农业81处,矿山4处,其余分布各乡镇(详见附件).我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处于临界状态,在暴雨、长时间降雨、洪水、震动或人为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随时可能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