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08 |
20 - (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权重数(Ci)的确定 -
20 - (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权重(P)的确定 -
22 - (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计算 -
22 - 4.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
23 - (1)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的计算 -
23 - (2)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判定 -
23 -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
24 -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情况 -
24 - 2.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
33 -
(三)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
34 -
五、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
36 -
(一)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
36 -
(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
38 - 附录:引用的标准依据 -
39 -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系统,是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一、工作流程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
(二)实施阶段 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三)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结论.
(四)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风险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工作流程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20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的实施是以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为基础的,用人单位本年度已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过检测的,可依据本年度的检测数据进行评估测算,直接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实施,否则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实施.
二、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
(一)用人单位概况调查 包括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1.工程分析 (1)调查使用的原辅料、催化剂、助剂、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等化学物质的名称、主要成分、形态、年用量、运输方式、储存方式及投料方式等;
(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调查,搜集相关图纸: (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装置和辅助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布局调查,搜集相关图纸;